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CAFTA地缘优势下的广西与云南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2 15:27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CAFTA地缘优势下的广西与云南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两个地区2001-2012年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受益于CAFTA的地缘优势,两省的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小,且呈现交替上升态势;虽然两省的8个二级指标竞争力水平差异较综合旅游竞争力水平明显,且云南旅游业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略高于广西,但总体上8个二级指标在2001-2012年期间呈现上升趋势,多数指标均未表现出绝对的竞争优势;尽管影响两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各分指标竞争力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并非每个指标竞争力上升的速度都保持一致;广西整体综合旅游竞争力年均提升率不及云南,而泛亚铁路的建成开通将进一步弱化广西的地缘优势。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Guangxi and Yunnan under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 of CAFTA,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from 2001 to 2012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gap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provinces is small and the trend is rising alternately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CAFTA. Although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ight secondary indicators of the two province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ability of Yunnan tourism to resist unexpected events is also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uangxi, the overall eight secondary indicators showed an upward trend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12. Most of the indicators did not show absolu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lthough the competitiveness level of each sub-index affecting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of the two provinces is on the rise, not every index keeps the same rate of competitiveness.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Guangxi is less than that of Yunnan, and the completion and opening of the Trans-Asian Railway will further weaken Guangxi's geographical advantage.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061048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2 吴丽霞;;基于AHP方法的河南省旅游竞争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2期

3 闫翠丽;梁留科;刘晓静;王文静;;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1期

4 王少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J];人文地理;2005年01期

6 黄燕琳;;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世斌;胡伟;赵勇;;四川旅游业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田大江;刘家明;陈田;;城市旅游竞争力范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3 杨道建;赵喜仓;黎晨露;付星星;;我国乡镇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4 唐娟莉;朱玉春;;区域板块的省域竞争力与公共服务设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刘安业;王要武;罗玉龙;;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化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6 张秀华;陈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动态述评[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7 王启友;李明刚;;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汤薇;;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的关键[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7期

9 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10 袁晓玲;杨万平;李娜;;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评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欧阳艳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培育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2 刘国川;李岫;;基于DP矩阵的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4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毅;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评价及其路径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国贵;基于房地产业视角的中国沿海区域城市旅游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玉波;城市结构优化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郝华;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虎春;城市产业竞争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10 徐淑梅;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梁音;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段岁荣;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建峰;南通市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蒋华夏;长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变化趋势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丽果;南京市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徐晓妹;安徽省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利;ST融资模式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艳;基于网络经济的城市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孙双利;河南省旅游产业在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竞争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赵现红;方相林;陈佩佩;;河南旅游交通发展战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刘辉群;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向延平;陈友莲;;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凤凰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年04期

5 邱瑛;谢春山;;区域旅游竞争力基本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5期

6 曹嵘,陈娟,白光润;生态位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7 祁新华,陈烈,程煜,蔡克光;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8 江金波;余构雄;;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9 谢守红;中国各省区对外开放度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10 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程晖 达娃恰;[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杨凌;[N];河南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均民;试论在CAFTA框架下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沈红芳;菲律宾逆向应对中国入世和CAFTA的举措及其原因探析[J];东南亚研究;2004年04期

3 熊洁敏;CAFTA的建立障碍和中国策略思考[J];当代经济;2005年07期

4 郑宝银;;关注CAFTA[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5 唐文琳;范祚军;;CAFTA成员国汇率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4期

6 郑智峰;任伟;武安华;;CAFTA成员国汇率协调机制构建分析——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任伟;郑智峰;;论CAFTA成员国汇率协调机制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3期

8 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年10期

9 王有文;;双边还是多边——从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看CAFTA的建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2期

10 熊良俊;;CAFTA建设对广西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金融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建中;;CAFTA贸易、投资与中国环境协同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欣广;袁涛;;CAFTA进程中广西与东盟物流产业对接研究[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雪燕;;CAFTA与WTO争端管辖权:竞合与选择[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栾鹤;从边民互市到CAFTA[N];中国贸易报;2013年

2 ;CAFTA: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N];财经时报;2005年

3 李婧;CAFTA水暖外企先知[N];国际商报;2005年

4 邓苏勇;CAFTA“走近”老百姓[N];国际商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石柱;CAFTA降税大戏尚未开演先有人拿自贸区概念蒙事?[N];国际商报;2005年

6 记者 石柱;中小企业对CAFTA认知度亟待提高[N];国际商报;2005年

7 陈涛 奚源;拿什么迎接CAFTA降税风暴[N];国际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曾 星 韦万春;CAFTA 在理解中合作 在互利中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孙霞云;为CAFTA建设加速[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10 记者 黄永健 林苑;CAFTA将全面建成广东积极备战[N];国际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国际;CAFTA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徐婧;CAFTA对中国和东盟货物贸易效应差异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黎鹏;CAFTA背景下中国西南边境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段春锦;CAFTA背景下中国边界地区一体化效应[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珞丹;CAFTA背景下的广西国际教育服务业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庞羽君;CAFTA框架下人民币跨境流通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徐S怯,

本文编号:2420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20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