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市场配置中的旅游资源失灵现象研究——基于外部性视角

发布时间:2019-02-12 15:22
【摘要】:本文基于经济学微观层面,以外部性理论为视角阐述了旅游资源所具备的公共产品的特征,从其表现出来的外部经济性和不经济性两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旅游资源在市场配置中所引发失灵的成因以及导致的资源恶化、有效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最后提出旅游资源在市场配置中失灵问题亟待政府适度介入,通过有效的行政干预从而摆脱失灵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旅游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利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microcosmic level of econom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erms of external economy and dis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ternality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failure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market allocation, the deterior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shortage of effective supply. Fin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problem of tourism resources failure in the market allocation should be properly interven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optimal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effectiv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to get rid of the market failure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旅游分院;
【分类号】:F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敖荣军,韦燕生;旅游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2 刘亭立,赵小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外部性理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亚菲;;城市森林公园制度设计——基于开发与旅游两过程中外部性的消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2 祝晔;;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外部性及其内化途径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秦其文;湘鄂渝黔边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4期

4 王冠贤,保继刚;温泉旅游地特性及空间竞争分析——以从化新旧温泉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6期

5 付亚菲;;城市森林公园制度设计——基于开发与旅游两过程中外部性的消除(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4期

6 赵承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唐晓云,赵黎明;社区旅游资源产权困境及其改善[J];旅游科学;2005年04期

8 王素洁;;旅游开发、经营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内化探析[J];旅游科学;2006年01期

9 陈贵松;森林旅游负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4年05期

10 王亚娟,郑向敏;生态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福庆;森林旅游投资建设战略理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雷莹;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王建勋;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万幼清;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波;西安曲江遗址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郑伟;吐鲁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3 彭准;宜昌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杨旭;民族发展理论视野下旅游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5 孙淑英;旅游概念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曲薇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7 阳宁东;旅游线路产品外部性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张培;四川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凤龙;制度变迁的旅游发展效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睿娟;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J];旅游学刊;2001年04期

2 陈屹松;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研究[J];资源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岫;鄂州旅游资源与市场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阎友兵;旅游资源及其他相关概念辩析——与杨振之先生商榷[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周长军;红水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古老.多姿.璀灿[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0年09期

4 马振兴,黄冬保,刘芳宇,惠元贞;葛仙山旅游资源及其远景[J];江西地质;2000年03期

5 贾卫国;浅议天柱山旅游资源的开发[J];林业建设;2000年06期

6 蒋志;李白旅游资源的开发[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宋乃平;宁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梁化奎,翟爱东;徐州旅游资源中战争文化的研究、开发与利用[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9 廖伟群,张加恭,黄慧萍;万山群岛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热带地理;2000年02期

10 夏学英;辽宁旅游资源区域特色及开发战略[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红梅;陈永孝;;区域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供需关系探讨[A];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C];1994年

2 俞金国;王丽华;;关于旅游资源理论的再思考[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周玉翠;;湖南品牌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协调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左爱萍;陈瑞保;王跃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旅游资源功能分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洁;;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兴趣的统计分析[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琛;;区域旅游协作背景下的“首都都市度假游憩圈”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卢耀如;;开发旅游资源要强化科学意识[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8 赵鸿斌;王占林;郑淑霞;;青海湖旅游资源环境及其保护对策[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9 杨文衡;;《徐霞客游记》在当前开发旅游资源中的作用[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彭龙;;西部大开发要重视风土民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志茹 杨少亮;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2 朱新法 宋晓华;开发旅游资源,把眼光放远些[N];新华日报;2001年

3 记者 邹思球;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展现迷人魅力[N];宜春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贾鹏云;旅游资源亟待整合[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吕壮;上海旅游资源在哪儿[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6 田文静(作者单位:淮南市旅游局);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N];安徽经济报;2006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局副局长、研究员 岳颁东;提升旅游资源的多重价值[N];阿克苏日报;2007年

8 宋伟;山西的旅游资源与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马卷 姚志强;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记者 高鹏 刘巍;旅游资源亟待打破垄断[N];中国民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金平斌;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叶浪;旅游资源经营权论[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9 王福鑫;宋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连生;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冯书春;环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段雅婧;阿拉善盟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曼;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虎国;延边旅游资源及其评价[D];延边大学;2004年

6 方幼君;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李玮娜;山东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8 达红;文学视野中的常州旅游资源[D];苏州大学;2008年

9 闫姗姗;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丽君;长治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0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420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c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