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湿地宣教中心环境解说有效性评估
本文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湿地宣教中心环境解说有效性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及其相关的环境解说系统发展迅速,但没有统一的国家建设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有效性评估方法,已建湿地宣教中心的环境解说未曾开展系统的有效性评价。为了解我国湿地宣教中心环境解说有效性,探索环境解说有效性评估方法,本研究特选取杭州西溪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溱湖湿地科普馆、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三个湿地宣教中心,对其环境解说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随机选取博物馆前300名游客,和参观后离开博物馆的300名游客开展问卷调查。针对各个馆内解说员、解说牌、影像放映、电脑触屏、模拟湿地景观、实物模型和解说手册等解说媒介,量化分析游客在游览前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及游览后实际体验。基于IPA分析法,得出游客对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溱湖湿地科普馆和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的环境解说整体满意度均值分别为4.17、4.05和4.22,说明游客在总体上肯定了三个湿地宣教中心的解说成效,其中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游客满意度最高的解说媒介是实物模型均值为4.31,满意度最低的解说媒介是解说手册均值为4.03。游客对溱湖湿地科普馆满意度最高的解说媒介是解说员,均值为4.21,满意度最低的解说媒介是影像放映均值为3.88。游客对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环境解说满意度最高的解说媒介是解说员,满意度最低的解说媒介是解说手册和电脑触屏,均值分别为4.60和4.09。论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溱湖湿地科普馆、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三个湿地宣教中心,在解说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解说员服务设施、优化解说牌的合理布置及引导功能、适当弱化多媒体解说媒介的应用、增强湿地模拟景观解说系统的空间多样性和时间多样性以及增加博物馆解说资料的发放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环境解说 解说媒介 解说有效性 IPA分析 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 溱湖湿地科普馆 东洞庭湖湿地宣教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X-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文献综述11-16
- 1.2.1 国外环境解说评估研究现状11-14
- 1.2.1.1 游客满意度评估11-12
- 1.2.1.2 解说有效性评估12-14
- 1.2.2 国内环境解说评估研究现状14-16
- 1.2.2.1 解说评估方法14
- 1.2.2.2 满意度评估14-15
- 1.2.2.3 有效性评估15
- 1.2.2.4 解说系统评估15-16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16-17
- 1.3.1 研究目的16
- 1.3.2 研究内容16-17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17-18
- 1.4.1 技术路线17
- 1.4.2 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湿地类博物馆解说有效性研究理论基础18-23
- 2.1 相关概念18-20
- 2.1.1 解说18-19
- 2.1.2 环境解说19
- 2.1.3 湿地类博物馆19-20
- 2.2 湿地类博物馆环境解说系统20-22
- 2.2.1 解说资源20
- 2.2.1.1 自然资源20
- 2.2.1.2 社会资源20
- 2.2.2 解说媒介20-21
- 2.2.3 解说受众21-22
- 2.3 解说目的和功能22-23
- 2.3.1 解说目的22
- 2.3.2 解说功能22-23
- 第三章 实证研究23-31
- 3.1 中国湿地类博物馆概况23-25
- 3.1.1 总体情况23
- 3.1.2 地域分布23-24
- 3.1.3 办馆级别24
- 3.1.4 建筑规模24-25
- 3.1.5 年度参观人数25
- 3.2 研究案例介绍25-27
- 3.2.1 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26
- 3.2.2 溱湖湿地科普馆26
- 3.2.3 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26-27
- 3.3 问卷编制27-28
- 3.3.1 初始问卷27
- 3.3.2 初始问卷修改27-28
- 3.4 抽样设计与调研过程28-29
- 3.4.1 抽样设计28
- 3.4.2 调研过程28-29
- 3.5 数据分析方法29-31
- 3.5.1 信度分析29-30
- 3.5.2 两配对样本T检测30
- 3.5.3 描述性统计分析30
- 3.5.4 IPA分析30-31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31-56
- 4.1 样本信度分析31-32
- 4.2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32-35
- 4.2.1 年龄32-33
- 4.2.2 学历33
- 4.2.3 职业33-34
- 4.2.4 住址34-35
- 4.3 参观行为特征分析35-37
- 4.3.1 参观次数35
- 4.3.2 结伴方式35-36
- 4.3.3 参观目的36-37
- 4.4. 交叉分析37-39
- 4.4.1 人口统计学特征交叉分析37-38
- 4.4.2 参观行为交叉分析38
- 4.4.3 参观目的交叉分析38-39
- 4.5 环境解说系统IPA分析39-53
- 4.5.1 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IPA分析39-44
- 4.5.1.1 解说员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39
- 4.5.1.2 解说牌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39-40
- 4.5.1.3 影像放映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0-41
- 4.5.1.4 电脑触屏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1
- 4.5.1.5 模拟湿地景观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1-42
- 4.5.1.6 实物模型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2
- 4.5.1.7 解说手册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2-43
- 4.5.1.8 中国国家湿地博物馆解说媒介IPA分析表43-44
- 4.5.2 溱湖湿地科普馆IPA分析44-48
- 4.5.2.1 解说员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4-45
- 4.5.2.2 解说牌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5
- 4.5.2.3 影像放映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5-46
- 4.5.2.4 实物模型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6
- 4.5.2.5 溱湖湿地科普馆解说媒介IPA分析46-48
- 4.5.3 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IPA分析48-52
- 4.5.3.1 解说员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8
- 4.5.3.2 解说牌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8-49
- 4.5.3.3 影像放映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49-50
- 4.5.3.4 电脑触屏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50
- 4.5.3.5 解说手册各要素重要程度—实际表现分析表50-51
- 4.5.3.6 东洞庭湖湿地宣教中心解说媒介IPA分析51-52
- 4.5.4 游客体验对比分析52-53
- 4.6 整体满意度53-56
- 4.6.1 解说服务整体满意度53
- 4.6.2 游客知识获取度53-54
- 4.6.3 游客印象深刻的展厅54-56
- 4.6.4 解说服务改进意见56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56-62
- 5.1 研究解说56-57
- 5.2 研究建议57-60
- 5.3 研究局限性60
- 5.4 研究展望60-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79
- 个人简介79-80
- 导师简介80-81
- 获得成果目录81-82
- 致谢82-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鲁奇;中国湿地保护初探[J];生态经济;2001年12期
2 吴志勇,黄川友;湿地构成变化与湿地保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2期
3 朱再保;岳阳市绿色志愿者保护湿地宣传行动[J];环境教育;2001年02期
4 ;青海湖湿地保护工程启动[J];吉林水利;2001年10期
5 张铁楼 ,徐庆元;北京湿地保护行动[J];绿化与生活;2001年06期
6 谢文海,王晓平;中国的湿地及保护[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刘振杰;认识湿地 保护湿地[J];中国林业;2001年21期
8 路永诚,孟德辉;无棣湿地进入自然基金计划[J];资源·产业;2001年10期
9 ;让“城市之肾”焕发青春 北京市已建湿地5万余公顷[J];海河水利;2002年02期
10 邹伶健;谈谈湿地与湿地保护[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岩;;黑龙江省湿地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对策[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陶信平;商原李刚;袁婧;;湿地保护问题初探[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郭广军;贺芳丁;窦友杰;王少军;藏其运;;湿地与水环境[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5 任青萍;;重视我国的湿地保护工作——以江苏、浙江、上海湿地为例[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王志宝;;湿地与环境[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施葵初;;安徽湿地保护的几点思考[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田竹君;;水资源与湿地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王蓓蓓;湿地保护不能没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王志宝 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刻不容缓[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马吉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部门应该在湿地保护中发挥作用[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陈楚荣;珠海成为“湿地之市”[N];广东建设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刘慎元 陈晓莉;湿地社区:矛盾与冲突[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6 雷昆 张定;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王金元;走进伦敦湿地中心[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8 张田勘;世界湿地保护喜忧参半[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9 ;让北京湿地永续利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10 崔丽娟;湿地为人类带来什么?[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志民;基于土壤水分胁迫与稳定同位素的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刘雁;吉林省西部湿地时空动态变化的气候水文效应及情景模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刘凯;基于知识发现的珠江口湿地识别监测及演变规律挖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6 袁勇;干旱情景下湿地生态水文演变及综合应对[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兴菊;寒区湿地演变驱动因子及其水文生态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永军;黄河流域湿地遥感动态监测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郝敬锋;城市化区域景观多功能特征与湿地水环境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于X;典型平原湿地成因及近10年来植被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超;黑龙江省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李婷;湿地保护利用政策绩效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解妍秋;连云港市湿地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吴翠翠;济—菏高速公路建设对稻屯洼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苏静;我国地方法律中的湿地保护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杨楠楠;湖北省湿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恒天;宁夏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国庆;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夏惠;北京市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颜;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湿地宣教中心环境解说有效性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