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海南岛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9:24
【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旅游以其独特吸引力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并在现代旅游中成为上升最快的一个领域。海南岛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特别是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其滨海旅游的快速发展更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滨海旅游资源作为开展滨海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滨海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与物质基础,对一个地区的滨海旅游发展意义重大。而一个地区滨海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解决就是对区域内滨海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 本文从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及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现状入手,在分析研究方法、内容及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概念和评价方法的梳理、理解以及对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的研究和应用,实现了在滨海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基础上的区域滨海旅游资源条件评价,同时也达到了进一步深入评价和确定各滨海县市在岛内的地位与类型划分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重点构建了海南岛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将滨海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和区域滨海旅游资源条件评价作为海南岛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支持系统。在实证评价研究中严格按照国标标准对海南岛滨海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调查、分类和评价,并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在区域滨海旅游资源条件评价上运用了模糊聚类评价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与现状相符合。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国祥;海南岛陀烈群与逗文庄群的时代及沉积环境[J];地层学杂志;1993年03期

2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王效科,韩艺师;海南岛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经济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0年04期

3 颜京松;;海南岛发现柱头虫[J];生物学通报;1956年02期

4 唐永銮;;海南岛海岸带和生态平衡[J];生态科学;1983年02期

5 符国瑷;海南岛大田坡鹿保护区植被调查初报[J];植物生态学报;1986年02期

6 张志存;海南岛二叠系研究的进展[J];科学通报;1988年09期

7 卢子襄;;对发展海南岛海水养殖业的探讨[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8 詹行滋;我国热带季风区的“林-胶-茶生态模式”[J];自然资源学报;1991年04期

9 符气浩;;海南岛与东南亚各国常见的木本蔬菜[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10 姜德仁,孟凡让;遥感技术在海南岛土地沙化研究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卓;黄康有;邓韫;Celia Beaudouin;;海南岛垂直植被带与表土孢粉研究[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于旭东;吴繁花;谢永灼;;海南岛灰白蚕蛾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党选民;刘昭华;杨衍;詹园凤;;海南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适于海南发展的设施园艺类型[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侯威;杨开庆;;海南岛石碌铁铜钴矿矿田构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2中英文合订本)[C];1985年

5 李景照;邱珏;金建华;廖文波;;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的发现[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徐忠胜;冯翠娥;;热带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海南岛的实施[A];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2000年全国农业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鄢全树;石学法;;海南岛地幔柱与南海的形成演化[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张京红;刘少军;田光辉;蔡大鑫;谢瑞红;许向春;;利用GIS技术进行海南岛热带气旋灾害风险性评价[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郑建伟;田庆久;陆应城;;海南岛1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迁[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10 韩渊丰;李治矩;;海南岛灾害区划研究[A];论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虹;海南银饰冷门中的瑰宝[N];海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邱君红 实习生 刘沃金 通讯员 尹沛华;我市紧急部署防御“利奇马”[N];湛江日报;2007年

3 范南虹邋彭青林 谭丽琳;自由贸易区:海南走向大开放的必经之路[N];海南日报;2008年

4 单憬岗邋通讯员 包丽溪;旅游推介 名流齐汇[N];海南日报;2008年

5 夏文俊;文昌鸡海南岛盐获海南省首批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N];中国质量报;2004年

6 海南记者站 刘彪;海岛春节信息服务专题[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赵天下;非洲的“海南岛” 毛里求斯[N];中国矿业报;2000年

8 杨春虹 邓建华;台商选择海南是一个明智的决定[N];海南日报;2006年

9 紫荆 邢志生;韩国赴琼调查“朝鲜报国队”真相[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记者 赵叶苹;37℃!海南虽处热带,但也不该热这么早啊[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作志;滨海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葛小月;海南岛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3 丁易;海南岛退化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4 曹建劲;广东沿海地区及海南岛中新生代基性岩脉地球化学与岩石圈演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张志东;景观水平上的海南岛热带天然林功能群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路兴慧;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自然恢复过程中木本植物幼苗功能性状及增补动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7 姚轶锋;海南岛长昌盆地始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8 毛培利;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光生态适应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董仕勇;海南岛蕨类植物的分类、区系地理与保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4年

10 陈新跃;海南海西、印支期构造变形及其~(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凯;海南岛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2 甘方明;明朝对海南岛的开发与经营[D];暨南大学;2001年

3 曾凡富;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莉;被水束缚的命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曲丽梅;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区划与开发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中亮;海南岛入侵植物水浮莲入侵水域植被生态系统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杨再鸿;海南岛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1年

8 程宝英;滨海旅游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曾峰;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陈丹阳;清代海南岛农业经济地理初探(1652-1911)[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0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90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