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10:11
【摘要】:我国湿地资源的利用模式多样,作为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比较合理的模式。为了方便研究,“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一词在本文中特指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本文在收集221处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的方法和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对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并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数量占到总数的68.78%;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建设重心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以及淮河流域,其建设重心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轨迹基本一致,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的布局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东部季风区,这一区域的地势、降雨和气温有利于湿地的形成和湿地动植物的生长;本文利用“旅游圈”分析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布局,其中有83.71%的资源分布在小尺度旅游圈;本文选取5个变量对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聚类,各类别资源在空间上表现出较明显的聚合特征。 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以国家湿地公园为多数,湿地类型以河流型与湖泊型为主,这两类占总数的56.1%;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高峰与湿地保护、建设的政策出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其建设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建设初期(1986年-1995年),建设停滞期(1996年-2000年),科学规划建设期(2001年-2005年),大力发展建设期(2006年-2010年),每个阶段在空间、资源类型建设上的侧重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环境、空间布局、宏观管理以及规划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增加投入,东西平衡;制定法规,科学管理;完善功能,持续建设等措施。
【图文】:

示意图,点矢,近邻,示意图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缓冲区分析、近邻分析、重心分析等)对我国进行国家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特点进行分析。缓冲区分析:根据数据库的点(图2一1)、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域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点、线、面矢量实体的缓冲区表示该矢量实体某种属性影响范围,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和基本的空间操作功能之一。近邻分析:是在研究区域设定的搜索半径范围内,确定输入点要素中的每个点要素与邻近点要素中的最近点要素之间的距离。(图2一2)邻 邻近要素 素轰 轰 轰,, ,淤丫嵘二” ”竿竿_戈二。_、 、 XXX麟 麟图2一l点矢量的缓冲分析示意图图2一2点要素的近邻分析示意图Fig.2一 1SehematiediagramofPointbuf]贻 ranalysisFig.2一 2Sehematiediagramofnelghboranalysis重心分析:输入研究区域多点要素的坐标值,利用GIS要素转点分析工具得到多点要素的重心

示意图,多点,管理建议,重心


多点要素的重心分析示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05;F5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冰华;;河南省山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2 黄圣霞;巫国富;;基于博弈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益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3 彭平平;洪剑明;李宏;郭晓贝;;京津地区公众对湿地感知情况的调查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贾桂康;欧钟慧;;大王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5 孙孝波;孙珂;穆玉珠;张家武;张彦波;;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需水量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孙国辉;;三江平原“两江一湖”地区农业开发与湿地保护权衡性初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7 李荣东;闫冬;王硕;;黑瞎子岛湿地保护及保障构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8 韩菲;;浅谈城市湿地在园林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9 李伯兴;;关于开发红水河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10 张妍;;陕西省商洛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胡德胜;王涛;;上海市湿地保护的法律政策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郝玉江;王丁;魏卓;朱江;王利民;张新桥;;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淼淼;郑伟;;云贵高原湿地保护的立法思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姚先锋;赖震刚;;遥感技术在湿地调查中的应用[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福林;;潼湖湿地水土环境污染特征[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邓卫民;廖敏;;关于郴州地区湿地基础建设的讨论[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8 刘会源;;论博斯腾湖水域及湿地保护[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9 付毅慧;;加强湿地保护 为沈城“壮腰健肾”——关于适时加快我市退化湿地恢复与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李珊;宋小刚;;浅析沧州湿地的现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焦红霞;湿地保护:“亡羊补牢”乃下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实习记者 王蓓蓓;湿地保护不能没钱[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关伟;黑龙江出台湿地保护条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4 记者 宋鹏霞;上海:“建在湿地上的城市”[N];解放日报;2005年

5 肖娟 解秀玲;切实加强湿地保护[N];经济日报;2005年

6 雷昆 张定;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记者 牟景君;黑龙江请专家为湿地保护把脉[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8 记者 林东升;我国首次明文规范湿地保护[N];农民日报;2004年

9 刘毅;湿地保护科技先行[N];人民日报;2004年

10 李真;应尽快制定《湿地保护法》[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X;典型平原湿地成因及近10年来植被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邵琛霞;美国湿地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湿地立法的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沙晨燕;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文实;基于历史海图的闽江口湿地最近160多年来的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福田;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评估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王昊;芦苇湿地蒸散发测算方法及耗水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昕;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合理配置[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9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文波龙;钠盐梯度下苄嘧磺隆的湿地微界面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琳;基于3S技术的广东省湿地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陈超;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单玉秀;湿地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鑫;河北省自然湿地现状与动态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成胜;湿地使者社会认同的质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小玲;论湿地保护中的社区参与制度[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崔瀚文;30年来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赵微;三江平原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邵军;基于3S技术的武汉市湿地景观变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超;基于旅游生态学的湿地保护与开发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0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590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