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6:56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多年来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已令我们不堪重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基于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的理论,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有效载体。 旅游业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正逐步加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旅游资源的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缓解旅游业发展同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主要分五部分进行研讨,其内在逻辑为:首先通过详实的文献材料,展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在契合国家提升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趋势下,将循环经济的理论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随后,文章还整理出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并归纳了本文所用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循环经济思想,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运行的模式,旅游业的特点以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这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三部分,文章主要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理念、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同传统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的区别,并归纳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文章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模式。第五部分,文章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以相关文献为载体,总结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评价方法。前述五个部分形成了关于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系统研究,提出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并由此展开理论探因。 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和旅游业各自的特点,将循环经济同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总结了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与生态旅游的关系;通过对微山湖旅游景区的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层面的不同分别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 这种新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及其主要的发展模式融入旅游业的发展之中,兼顾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系统化发展,不仅拓宽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
【图文】:
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但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在常规资源的占有量中,我国仅为世界的总量10.7%,人均淡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l/7,天然气、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42%和11%,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钨、锡、锑、稀土等优势矿种,也由于近些年的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也下降了1/3一1/2。①随着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却从2000年的138553(万吨标准煤)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310000(万吨标准煤)(见图2.1)增幅达到124%,提前11年达到了国家2020年的规划目标,资源供需矛盾明显突出。就在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0.7%和n.4%的2006年和2007年,同期火力发电量的增长率却达到巧.1%和14.9%,能源过度消耗严重。②
进而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见表3.2,图3.2)。表3.2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与生态旅游地主要区别角度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开展空间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景区、景全国的旅游区域占时间界定单次的旅游活动同旅游业发展时间相一致两者关系包含包含于运行方式生态管理、生态设计、生态饭清洁生产、生态旅游。生态消店费、循环利用参与方式旅游活动各企业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企业各产业之间,多人多次的旅游活动旅旅游资源源
引导游客在就餐的过程中积极选用环保餐具,建议适度用餐以及餐后打包等。及时同游客进行沟通,提倡绿色消费,并可以适当的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鼓励游客进行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中的旅游饭店与旅游餐饮发展模式(见图4.3)。
本文编号:2763701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
【图文】:
1.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我国自然资源种类丰富,但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在常规资源的占有量中,我国仅为世界的总量10.7%,人均淡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l/7,天然气、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42%和11%,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钨、锡、锑、稀土等优势矿种,也由于近些年的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也下降了1/3一1/2。①随着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却从2000年的138553(万吨标准煤)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310000(万吨标准煤)(见图2.1)增幅达到124%,提前11年达到了国家2020年的规划目标,资源供需矛盾明显突出。就在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10.7%和n.4%的2006年和2007年,同期火力发电量的增长率却达到巧.1%和14.9%,能源过度消耗严重。②
进而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别和两者的关系(见表3.2,图3.2)。表3.2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与生态旅游地主要区别角度生态旅游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开展空间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景区、景全国的旅游区域占时间界定单次的旅游活动同旅游业发展时间相一致两者关系包含包含于运行方式生态管理、生态设计、生态饭清洁生产、生态旅游。生态消店费、循环利用参与方式旅游活动各企业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企业各产业之间,多人多次的旅游活动旅旅游资源源
引导游客在就餐的过程中积极选用环保餐具,建议适度用餐以及餐后打包等。及时同游客进行沟通,提倡绿色消费,并可以适当的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鼓励游客进行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型旅游业中的旅游饭店与旅游餐饮发展模式(见图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凤翠;;论生态旅游开发循环系统的经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2 王志宪;林丽;虞孝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04期
3 何智能;;试论循环经济与旅游业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宋长秀;;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建立初探[J];经济论坛;2008年06期
5 王娟;闻飞;;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0期
6 王昕;高彦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1期
7 刘光岭;李伟;;循环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08年05期
8 冯薇;;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初探[J];生态经济;2008年05期
9 陶卓民,芮晔;旅游景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扬州凤凰岛景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763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6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