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8:5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现象非常显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的公园、绿地、休闲活动场所与设施等普遍不足。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的休闲时间的增多,工作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这是人们减轻压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要求。因此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并适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我国旅游业和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在这种形势下,加快郑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郑州市有着非常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国内来说,乡村旅游的开发起步较早,但是在开发过程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乡村旅游的理论上的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科学的规划、模式的单一、产品的雷同、人才的匮乏、保护措施的不得力等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综合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状况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第二部分: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有一定的理论来做支撑,首先分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开发的原则,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第三部分:一个成功的乡村旅游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的开发规划,一个成功的规划首先要对当地的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其次要分析当地的地理背景,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由此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新策划和设计,进行动态的开,并进行成功的市场营销,把产品推向市场。 第四部分:郑州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在对郑州研究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搜集郑州的自然、经济、社会、及旅游资源等信息,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对郑州乡村旅游资源环境进行分析。并在郑州开发比较成功的景点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用问卷的方法来得到乡村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具体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来确立郑州乡村旅游的开发理念,并提出郑州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第五部分:本文的结果与讨论,总结本文的成果,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F327
【图文】:
第 18 页 共 44 页图 3-1 郑州市在河南省的位置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原。全市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建成区面积303km2,现辖6市1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郑东新区、巩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2010年全市总人口787万。州市是典型的平原城市,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素有“城”之称。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 年,郑
76.416.14 3.501204060800 1 2 3 4 5休闲观光购物健身其它图 4-6 游客旅游动机(2)游客消费标准乡村旅游多分布于城市周围,客源主要为城镇居民,属于短距离的旅游形式,在此调查问卷中,消费标准在 100 元以下的有 93 人,占 25%,消费标准在100-200 元的有 133 人,占 35%,消费标准在 200-300 元的有 89 人,占 24%,消费标准在 300-400 元的有 37 人,占 10%,消费标准在 400 以上的有 26 人,占 6%。这说明在郑州的乡村旅游者当中,以中、低档次的工薪阶层为主,基本上以消费为主,享受型不多,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要求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时候要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的需要,抓住市场的需求特征,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如图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92.7;F327
【图文】:
第 18 页 共 44 页图 3-1 郑州市在河南省的位置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原。全市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建成区面积303km2,现辖6市1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惠济区、上街区、郑东新区、巩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2010年全市总人口787万。州市是典型的平原城市,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生物种类繁多,素有“城”之称。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其经济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 年,郑
76.416.14 3.501204060800 1 2 3 4 5休闲观光购物健身其它图 4-6 游客旅游动机(2)游客消费标准乡村旅游多分布于城市周围,客源主要为城镇居民,属于短距离的旅游形式,在此调查问卷中,消费标准在 100 元以下的有 93 人,占 25%,消费标准在100-200 元的有 133 人,占 35%,消费标准在 200-300 元的有 89 人,占 24%,消费标准在 300-400 元的有 37 人,占 10%,消费标准在 400 以上的有 26 人,占 6%。这说明在郑州的乡村旅游者当中,以中、低档次的工薪阶层为主,基本上以消费为主,享受型不多,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要求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时候要满足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的需要,抓住市场的需求特征,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06期
2 吴兰书;;对云舍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1年08期
3 陶谦;;浅析乡村旅游开发对策[J];内江科技;2011年09期
4 宋章海;郜捷;;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商品化与真实性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代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以黑水卡斯达温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6 刘天f
本文编号:2788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8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