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592.7
【图文】:
区县(自治县)。3.2.1 大城市与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国都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领辖 38县,总面积为 8.24 万 km2。据统计,截止到 2017 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共 30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为 1970.68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4.08%,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分别为 86.5%、82.93%、87.7%重庆的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 76%。作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典表,重庆广大乡村地区拥有储量丰富、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这其中包量未开发资源。2007 年重庆市被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资源和政策条件。3.2.2 充足的客源和广阔的市场据统计,2017 年末,重庆常住人口 3075.16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19500.元,比上年增长 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 63689 元,比上年增长 8.3%济的稳定增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图 5-3 洪安古镇和川河盖景区产业融合构建模式5.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深化贫困人口参与程度政府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旅游的整体规划,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再到旅游服务培训和标准的制定,都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和统一。由重庆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和房屋管理局成立的“巴渝民宿”,采取“共建共享、以房联营、以地入股、文旅融合、网络营销”的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户年均增长4.5 万元,已经成为武陵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张名片。“巴渝民宿”的成功在于政府在扶持模式和机制上进行了创新。在开发建设上,民宿公司采取“共建共享、以房联营、以地入股”的方式,统一改造、建设农房,对于病残弱的贫困户,建设费用由民宿公司与其共同承担,大幅减少了农民的成本。其中贫困户通过扶贫搬迁、农房整宗地收益权收储[24]等方式获得财政性补助款,或借助自筹资金进行量化投入,使得收益最终向贫困户倾斜。这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的资源、为贫困户提供了参与乡村旅游所必须的干净整洁房屋,而且增强了“造血”功能。通过一系列的培训项目,如厨师培训、客房服务培训等,提高了农户的经营水平和服养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丽艳;;乡村旅游产业园的若干思考[J];市场论坛;2018年12期
2 刘宇;陈国庆;;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度假旅游;2018年01期
3 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年09期
4 王华丽;曾丽艳;;乡村旅游产业园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17期
5 郭文茹;;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以信阳郝堂村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6 羊维达;;挖掘自然特色资源 壮大乡村旅游产业[J];江苏农村经济;2017年01期
7 曾海华;;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年01期
8 白国红;赵洪波;;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背景下的廊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年03期
9 谢宁光;;乡村旅游产业集聚背景下的生态化转型与基本策略[J];农业经济;2017年05期
10 卢珊;;进一步推动吉林省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脱贫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俊红;余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四届华北六省(市、区)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北京市乡村旅游新需求调查》课题组;刘军萍;陈奕捷;;北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探析[A];2008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白菁;;乡村旅游——从业农民“零距离”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2019年
4 彭浪;游炼;;基于多尺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模式研究——以诸暨市ml浦镇旅游产业规划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刘增平;高俊尧;;旅游对助推青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研究[A];2013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唐晓波;;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集群[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谢忠山;;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开发——以黔西南州为例[A];黔西南党校论坛(2017年第4期 总第60期)[C];2017年
8 陈剑峰;;乡村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整合模式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葵;杨振之;;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用地问题探析[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科 特约记者 陈雪茹;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助农民增收[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9年
2 特约通讯员 樊加伟;冀州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坐标”[N];衡水日报;2018年
3 铜陵市铜官区政协 杨杰 吴礼智;打造农林村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版[N];江淮时报;2018年
4 记者 孙武斌 通讯员 朱丹;党建引领乡村旅游产业振兴[N];金华日报;2018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任建民 本报记者 林铁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N];吉林农村报;2018年
6 仇鸿鑫 本报首席记者 沈仲亮;吉林:乡村旅游产业旺 特色发展天地宽[N];中国旅游报;2018年
7 记者 王晓晶;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赢扶贫攻坚战[N];驻马店日报;2018年
8 彭大峰;施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推群众脱贫[N];中国旅游报;2018年
9 湖南工程学院 江哲丰 湖南大学 彭祝斌;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N];经济日报;2018年
10 肖健;让农民增收 让游客驻足[N];贵州民族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圆;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9年
2 李星光;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受益机制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3 席晓攀;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4 王营;邹城市张庄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孙轶;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6 王冬;基于传统村镇的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7 曲瑞;丹东大梨树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8 胡t
本文编号:2790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79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