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四川省乡村旅游产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21:53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了都市人群缓解压力、放慢生活节奏的重要休闲方式。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正在“迎接一个大众旅游的新时代”。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已经由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跨越到了大旅游时代。2016年,我国参加乡村旅游的人次达13.6亿~([1]),平均每人每年都要进行一次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000亿以上。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后,乡村旅游有望发展成为万亿级新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将发挥更加深远和广泛的作用。根据大数据推测,乡村旅游在未来10年将保持高速增长,人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亿人次。“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乡村经济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于农业的表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从供给端也即生产端入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农业转型升级。目标旨在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以及生活质量。乡村旅游产业是融合农业和服务业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在目标与宗旨上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内在契合性。可以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之一,两者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四川省作为乡村旅游初级形态“农家乐”的发源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势所在。本文在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自然基础情况下,从农业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及技术创新要素出发,深入分析乡村旅游产业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影响机制,剖析乡村旅游产业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国际乡村旅游典型代表法国与国内乡村旅游产业典型北京与四川省的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得出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327;F592.7
【部分图文】: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技术创新


构性改革的目的在金融资本要素方面,重点解决农村地区“融题,防止农村金融资本的逆向流动,努力将社会资本深入到农劳动力要素方面,加大力度培养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农村人业,培养一批知识型新型农民,加大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技术创新要素方面,围绕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目标,努力式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与农结构的角度来说,着力加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化的质量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更好的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的局面,促进供需结构平衡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素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城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 结构

乡村旅游,机理分析,产业发展,农业


图 4-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分析图4.3.1 乡村旅游产业提高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率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基础,与之紧密相关。土地资源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更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乡村旅游的多种形态中,无论是以自然生态资源、农业产业资源还是乡村历史文化资源为主导的乡村旅游,都离不开土地资源。这是农村开发和发展各种乡村旅游形式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载体,如:农家乐、古民俗、古村落、田园农庄、农业科技园等等。而乡村旅游产业在往规模化经营的开发过程当中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整合和不断地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分析的实际需要,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可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整治,笔者也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乡村旅游产业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机理过程。

北京,乡村旅游,乡村,北京市


乡村旅游已成为北京市各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北京市乡村旅游正经历到由政府引导规范管理。旅游形式变得愈发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者需要不断提升并得到满足,乡村旅游区域范围不断扩态向集群方向发展,由以小规模的农户主体经营向农民合作组规模化经营方式转变。2016 年房山区水峪村等 4 个村落被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时,继怀柔、延庆、密云、大兴、平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粮智慧农场等 8 级园区;北京乡村旅游已经走上了一条复合化、多元化、国际展道路。近年来,各种指标也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1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培玉;;资源驱动下的北京乡村旅游特色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魏后凯;;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J];人民论坛;2017年12期

3 姜晓伟;;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1期

4 马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析[J];统计与咨询;2017年01期

5 井辉;;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业环境保护途径及策略[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年01期

6 石小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措施[J];乡村科技;2017年02期

7 江维国;李立清;;我国农业供给侧问题及改革[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8 张海鹏;;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年02期

9 宋凡金;王爱忠;王东强;;统筹城乡发展中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空心化治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05期

10 赵承华;;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淦辉;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2 陈洁;“新常态”下潜江市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素珍;北京乡村旅游竞争力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3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23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