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旅游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生态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09:42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用地问题倍受关注。旅游用地作为一种新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对旅游用地概念的清晰界定,旅游用地分类体系不够健全,致使旅游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脱节,因此,明确旅游用地概念、完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明确界定了旅游用地的概念,并根据旅游用地的利用特点,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将武陵源区旅游用地划分为旅游游览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和旅游商业开发用地三种类型,其中旅游游览用地分为自然景观游览用地、人文景观游览用地;旅游设施用地分为旅游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管理设施用地;旅游商业开发用地分为旅游食宿接待用地、旅游购物用地、旅游娱乐用地。本研究借助MAPGIS软件获得武陵源区1995、2005和2015年旅游用地空间分布图,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武陵源区旅游用地状况进行分析,建立了武陵源区旅游用地GIS数据库。从土地利用基本结构和旅游用地规模变化二个方面分析了武陵源区旅游用地的时间演变过程,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旅游用地空间格局特征、动态度变化、空间扩展和景观格局变化五个方面分析了武陵源旅游用地的空间演变过程,并探讨了旅游用地时空演变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基于生态适宜性的旅游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方法和基于灰色线性规划法的旅游用地类型结构优化模型,从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二个方面对武陵源区旅游用地展开生态优化。在类型结构优化过程中,自然景观游览用地面积增加了 578.44hm2,增幅明显;人文景观游览用地、旅游基础设施用地和旅游管理设施用地的面积保持不变;而旅游食宿接待用地、旅游购物用地、旅游娱乐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分别减少了 3.97hm2、0.74hm2和0.73hm2。在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将分布在生态非适宜区内的用地类型进行生态修复,控制生态较适宜区内建设用地面积,得出武陵源区土地利用生态优化图和武陵源城区旅游用地生态优化图,进而为武陵源区旅游用地生态优化与管控提供指导,更好地实现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生态优化,武陵源区,时空演变


图1-1技术路线图逡逑Fig.邋1-1邋Technology邋route邋map逡逑10逡逑

空间分布,武陵源区


4.4武陵源区旅游用地空间演变分析逡逑4.4.1武陵源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逡逑通过对张家界市武陵源区1995、2005和2015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图4-1、逡逑图4-2、图4-3)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武陵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自然景观游览用逡逑地、耕地和林地为主,3种用地类型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35%、7.19%和逡逑4.12%以上,而其它9种用地类型所占比重较小,合计不超过7%。逡逑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武陵源区耕地主要集中在索溪、插溪、中湖溪、协和逡逑溪等区域;林地主要分布在武陵源区西北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武陵逡逑源城区和建制镇;未利用地零星分布于武陵源区各乡镇附近。自然景观游览用地逡逑主要位于武陵源区的中部和东部;而其它6种旅游用地类型主要集中在武陵源城逡逑区,由于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在武陵源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中分布很少,观察不是逡逑很清晰。因此,对于其它6种旅游用地的空间分析将在下一章节中进行。逡逑H邋■谇押抑》丨丨地逡逑^■胳触

本文编号:2825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25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