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10:36
   我国的主题公园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数量众多但是经营效益却不高。主题公园在上海的发展也经历了大起大落,在九十年代盛极一时的环球乐园、美国梦幻乐园和锦江乐园中,除了锦江乐园,其余两个都在经营了四年后以歇业收场。是因为上海市民天生的对人造景观不感兴趣,还是投资商盲目投资不了解上海市民需要什么样的娱乐,这两种观点各有学者持之。近日上海欢乐谷开园试营业以及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落定,业内人士也在探讨这是否意味着主题公园将迎来发展的第二个黄金周期。但是,对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行为的分析研究更为重要,要了解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行为到底具有什么特征和受什么因素影响。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发、营销和管理主题公园,提高主题公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开拓客源市场,促进主题公园在上海的健康发展。 本文选取上海市民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对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成果以弥补主题公园消费行为研究方面的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照。本文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而得出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启示。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决策和购买行为,并且对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进行比较,还分析了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 论文结构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对主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对调查问卷第一部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行为进行总体分析。第四章,对调查问卷第二部分获得的数据主要进行因子分析,对影响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对调查问卷第一部分获得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比较不同群体的主题公园消费行为特征。第六章,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一些促进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的建议。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主题公园,消费态度,上海市民,旅游动机


做做出主题公园消费决策 策 实实施决策,进行主题公园消费‘‘ 图3一3上海市民主题公园消费决策过程概念模型二、消费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活动的内在原动力,是引发和维持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以满足其旅游需要的一种心理倾向。旅游者在产生旅游动机后,将不同信息汇集起来,与内心形成的旅游点或旅游产品的映像进行对一照,经过筛选,最后把那些符合其基本动机并在心目中形成富有感召力的旅游地的映像留下,做出出游决策。’旅游动机来源于人的基本需要,因此,基本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动机的多样性。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根据主题公园旅游景点和项目的特点,借鉴学者们对主题公园消费动机的观点,共设计了4种动机让被调查者选择

类图,主题公园,上海市民,统计计算


微缩景观类仿古建筑类影视城类动物景观类主题游乐园类图3一5上海市民主题公园类型偏好对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次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计算,得到图3一5,可以看出:(l)上海市民对主题公园类型的偏好程度相差较大,对主题游乐园类的偏好程度最高,对微缩景观类的偏好程度最低,有70%的被调查者选择前者,而只有13%的被调查者选择后者。这说明,虽然上海市民对主题公园游玩的态度是比较喜欢的,但是对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的偏好程度却是大不相同的。(2)同样是以观赏性的人造景观为主,微缩景观类、影视城类、仿古建筑类的主题公园的被上海市民所喜爱的程度却大不相同。其中

主题公园,上海市民,项目类型,统计计算


景观观赏型艺术欣赏型娱乐表演型趣味游戏型体育运动型刺激挑战型图3一6上海市民主题公园项目类型偏好对每个选项被选择的次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进行统计计算(图3一6):(1)上海市民对主题公园项目的偏好程度相差不是很大,对刺激挑战型项目的偏好程度最高,对体育运动型项目的偏好程度最低,有62%的被调查者选择前者,有41%的被调查者选择后者。(2)平均每个被调查者约选择了三个喜爱的主题公园项目,这说明上海市民对主题公园项目的要求是多样性的,喜欢融合多种项目,满足多种需求的主题公园,而不是单一功能的主题公园。(三)消费时段偏好由于五一黄金周己经取消,现在有些旅游者利用带薪休假结合双休日,从而营造属于自己的自由宽松的“小黄金周”。所以关于出行时段的选择,本次调查问卷未设置五一黄金周选项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晶圆;基于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景区娱乐消费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普男;影视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孟乐;上海迪斯尼主题公园游客角色体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5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25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a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