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当代“景漂”陶瓷艺术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16:10
   “瓷都”景德镇,其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之名。这座传承了千年且窑火不熄的传统手工业城市,吸引着无数慕名而来的人们。随着“景漂”人群的日益壮大,成为了景德镇陶瓷市场发展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本文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从三个视角探究当代“景漂”的陶瓷艺术创作:一、从工艺的角度出发,很多其他产瓷区的从业人员带来了新的工艺,结合景德镇本土的材料、烧制等优势资源,创作出自身风格特征的作品。更有佼佼者在不断的试验当中发现了新的釉色。二、从绘画的角度出发,景德镇本土艺术家以国画的技法进行陶瓷绘画者居多。陶瓷的收藏热,吸引了诸多其他领域的艺术家来景德镇进行跨界创作,这当中有很多人都拥有深厚功底,对他们而言陶瓷绘画是他们在另一种介质上进行的新尝试。三、从器形的角度出发,当代器形特征与历史上的主流器形差异比较明显。当代器形更注重观赏性,实用性退居其次。在器形的创新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可能在技法功底和知识贮备等方面难以和成熟的艺术家们相比肩,但他们更年轻、更富有创造力。他们更多受到当代审美思潮影响,多通过线条和几何形状来塑造器形,不同的线条和形状按照形式美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体量、轮廓、空间和尺寸的陶瓷造型。在信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中西方文化、还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区域文化都在不断融合当中。当代“景漂”这一群体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景德镇筑起了一座对外交流沟通的新型桥梁。
【学位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527
【部分图文】:

市集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言自 2008 年开办的“乐天陶社创意市集”(见图 1-1),成为很多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平台。摩肩接踵的年轻人每周六早上纷纷聚集在雕塑瓷厂内,整个乐天的大院变得热闹非凡,摊主大多非常年轻,有刚毕业或者在校的大学生,也有因陶艺梦来景德镇创业的大学生。这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原创手工,不乏首饰,雕塑,茶具、餐具、小摆件等等创意产品。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当代“景漂”陶瓷艺术创作研究


传统建国瓷

毛泽东,主席,文革


瓷艺术家创作掠影行各业百废待兴。为了,我国走的是工业化道率,国家召集大量的手国家统一提供原料、场机械化或是半机械化的个特殊的称号——“建国瓷继承了明清时期瓷等特点,那时的匠人们和绘画上。此后,当代常特殊的时期——文革指在文革期间生产的各器皿,像毛主席像、毛等等。这一时期的陶瓷明的风格特征。“7501图图 2-1 传统建国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范丽青;;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论传统文化对现代陶艺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5年06期

2 金小军;刘剑;苏敏俊;;浅议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中国陶瓷;2013年12期

3 陈银付;;瓷刻艺术的传统技法与创新[J];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02期

4 李延;张广军;;陶瓷壁画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2010年06期

5 张文兵;刘颖;;渗入于优雅中的一股民风——民间剪纸与陶瓷装饰的融合[J];中国陶瓷;2010年05期

6 曹春生;余小丽;;景德镇与石湾人物泥塑的比较[J];佛山陶瓷;2009年04期

7 梁柏;;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观念问题[J];中国陶瓷;2005年06期

8 吴永平;环境陶艺的设计性[J];装饰;2003年12期

9 宁钢;剪纸装饰与陶瓷艺术[J];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4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2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思思;陶瓷茶具的隐喻性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边晴;简约主义在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娜;陶瓷装饰语言在花器创作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鹏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敏;当代陶瓷手工花器的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6 周建翠;现代陶瓷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汤忠仁;龙泉窑黑胎青瓷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付林飞;剪纸艺术表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9 张小曼;现代家居陈设陶瓷的艺术元素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10 金爱英;关于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工艺在现代陶艺中的传承[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62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62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