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基于分形理论的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23:52
   由国务院办法颁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休闲时代来临,游憩公共空间成为城市游憩者活动场所,必然在满足国民游憩休闲需求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更新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旅游休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的重要功能,并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游憩公共空间网络化建设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载体,已经成为城市更新重要内容。我国近年来提出全域旅游政策命题,国家旅游局正在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封闭式管理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等作为主要项目形态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实际需求。因此,通过对城市休闲资源要素的整合,将发展全域旅游的落脚点聚焦在城市游憩公共空间上,促进城市空间再生,优化游憩公共空间结构,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系统相关的旅游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点一轴系统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与分形理论研究基础,结合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的相关特性,研究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基本单元,确定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等级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GIS分析技术等方法测算上海游憩公共空间分形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提出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进一步发展化的路径;为上海游憩公共空间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从定性定量结合方面对游憩空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第一章:绪论。在分析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的背景基础之上,阐述了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路线等。第二章: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法分析、总结归纳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借鉴区域科学理论(城市游憩系统理论、中心地理论、点—轴系统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来指导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研究。并对游憩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进行界定,为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思考佐证和逻辑支持。第三章: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解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依托数理统计及层次分析法,对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进行解构,分析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选划原则、方法和步骤。第四章: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发展演进。根据获取到的上海的基础数据,确定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基本单元,然后对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进行选划,基于此对选划出的47个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进行分级分类。第五章: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分形测评。运用分形理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及SPSS、Excel分析软件,计算上海游憩公共空间的相关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为上海游憩公共空间的优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第六章: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优化。主要是基于前文分析游憩公共空间的聚集特征、关联特征提供优化策略。第七章:结论与不足。总结、归纳论文的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等。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592.7;F299.27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


论文技术路线图

市场原则,经济增长,点—轴系统,理论理论


图 2-1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轴系统理论统理论由陆大道于 1984 年提出,“点—轴系统的空间结构的客观规律。“点”指各级中心城市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产业聚集带。[29]该理论,在区域或者国家开发早期,开发活动集中于少延伸,在强调增长极作用的同时,注重轴线即交通干线的建立,凭借有利的区位条件,交通干线经济增长轴。陆大道认为任何节点成为经济增长—边缘理论理论(Core-periphery Theory)是由约翰 弗里德

等级分布,上海城市,等级分布,公园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第 4 章 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发展演进第 4 章 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发展演进4.1 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基本单元4.1.1 上海城市公园上海目前城市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集聚分布的态势明显,分布的密度依旧是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区、远郊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城市公园绿地共分为五个等级,一星级到五星级。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主要分布以及密度见图 4-1、图 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杨现民;刘雍潜;杜沁仪;;智慧校园公共空间体系的设计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8年07期

2 余秋雨;;陌生的公共空间[J];炎黄纵横;2012年01期

3 林宇锋;刘志刚;赵笑囡;何学美;马传奇;;《公共空间抽纸盒》[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4 段祥伟;;把握社交型街道属性,建设人文和谐宜居城市——评《街道:社会公共空间的典范》[J];社会政策研究;2017年05期

5 辛方坤;;“三治融合”视域下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基于上海D社区的探索[J];社会科学;2018年03期

6 施萍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公共空间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06期

7 李佳艺;唐雯;;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寒地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J];居业;2018年01期

8 王勇;邹晴晴;李广斌;;基于活力特征分析的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城区6个安置社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年05期

9 张砚雪;胡剑忠;;论社区医院公共空间优化设计[J];设计;2018年09期

10 沈晴;;由世界知名机场实践经验看公共空间文化创意项目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晶环;农村公共空间的转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3 胡辉;总体空间的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4 何正强;社会网络视角下改造型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性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骏;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6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利雄;汶川震后恢复重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9 周祥;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1759-1949)[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慧婷;商业空间的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2 常江潇;闺蜜:从闺阁到公共空间[D];南京大学;2018年

3 刘思贤;商业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城市性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8年

4 查惠子;社区公共空间适老性营造策略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

5 王梦阳;唐代洛阳的公共空间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6 张琳;传统童子纹样在儿童游乐场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7 姜昊;多馆式市民文化中心公共空间开放性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8 孙晋美;京西古道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解析与更新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9 陈程;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公共空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10 贺海娇;基于分形理论的上海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4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64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a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