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592.7
【部分图文】:
观光区等五大景区,推出了自然景观线、人类文明线、历史文化线、休闲观光线、动感娱乐线等五条旅游线路,全区旅游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见图3一1)。3.3.3旅游项目建设初见成效旅游项目是发展旅游经济的载体。所有重点项目落实区领导包保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建设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全区己有天庭乐园、齐长城景区、无梁殿、化马湾龙湾地质公园、青龙山休闲度假区、马蹄峪民俗村、大汉口文化博物馆、大陡山民俗村等项目开业运营。3.3.4旅游市场主体逐步壮大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旅游市场参与竞争,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健全旅游市场功能,发挥旅游产业优势。狠抓了景区(点)、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建设培育工作,加强整改与规范,进一步壮大了旅游市场主体。着力加强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综合素质,提升了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区注册登记法人旅游企业达到54家
岱岳区乡村旅游聚集区分布图
岱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旅游形象定位为泰山杏花村—下港马蹄峪(主要用于春季、山民俗村—下港马蹄峪(常年使用)。目标市场主要依托泰安、济南等周边城镇居民市场;吸引分流来客市场;利用特色专题旅游产品拓展省内外专项旅游市场。.1.3总体布局根据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结构、类型结构、开发利用方向,马蹄体布局采取“一区三沟”格局,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见图4一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做大吉林省乡村旅游“蛋糕”[J];经济视角;2011年08期
2 黄爱莲;;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3 ;欢迎订阅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4 王庆国;;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5 邓运员;杨载田;;地方性古村镇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湖南衡东县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6 田里;;乡村旅游是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生力军[J];云南画报;2011年04期
7 文平;;文化视角下新乡市乡村旅游深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8 朱蓉;;论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J];大众标准化;2011年S1期
9 刘海鸿;;山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政报;2011年16期
10 章艺;;大连模式:一个城市的乡村游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刚;中小企业群落衍生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庞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刘春明;我国油菜生产与生物柴油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周建群;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毕琳;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赵升;我国城市群众足球运动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叶兴建;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商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葛操;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琼;赣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冯燕;青浦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云国;重庆市远郊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延松;成都市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吴小旭;基于旅游涉入与地方依恋理论的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黎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张华;黔东南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碧姗;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隽妮;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8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7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