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治理”视阈下全域旅游治理体系构建与运行举措研究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592
【部分图文】:
第 1 章 绪论政策文本分析法是在科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研究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家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旅游政策文件总结分析,梳理我国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变迁的历史,总结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研判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方向,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治理体系构建提供有益帮助。(3)总结分析法旅游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对相关管理学理论研究,归纳总结国外旅游管理体制模式,总结国内近四十年旅游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现实旅游发展情况,提出引入“元治理”理论到我国旅游治理体制中,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提升、归纳和总结,并在其研究基础上融入自身理论成果。1.3.3 技术路线综合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确定本文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 1.2 以“全域旅游”为关键词发表在核心级别以上期刊的文章数1.4.3 研究简评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在旅游治理的研上,虽然国内外政治体制不同,但是学界在旅游治理的研究内容大致相同,主要集中于旅游治理的议题、主要模式、旅游治理评价等领域。在全域旅游面国内外研究问题大致相同,国外虽然没有实际概念,但有着“全域旅游案地”的旅游发展模式,国外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学习。虽然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文章对旅游治理和全域旅游进行了探究,也提出了诸多良好建议、策性措施、思路等,但是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国内关于旅游治理的究主要是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之前的,对于推进我国旅游治理现代化有重大意义,但是其提出的建议举措是否与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相符合尚需验证(2)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旅游治理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化研究,政府治理行为、益分享机制研究尚未涉足。(3)现有文献对我国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政府职能
第 4 章 “元治理”视角下全域旅游治理体系的基本构成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和公共理念的指引下,“治理”理念逐渐深入身心,更加贴切全域旅游的核心理念,强调治理的多中心化、自主化、参与式管理,更加尊重旅游者的个性追求。旅游治理和旅游管理虽然一样需要权威,但是其权威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政府赋权,可以通过政府与市场、市场与非政府组织、公共与私人机构等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利益调和实现[58]。旅游治理的关键在于紧跟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制度创新,目前政府制度创新总体落后于市场经济进程, 现有旅游管理方式未能做到与时俱进,有鉴于此,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推动旅游管理方式向“元治理”模式转变,在“强政府、强社会”的状态下携手治理旅游市场, 通过运用“元治理”理论,融合三者之间的优点,由政府担当“元治理者”,消除科层、市场、网络三种治理主体间的冲突, 构建一个利益均衡、互惠互利的全域旅游治理体系,达成全域旅游善治,才是全域旅游治理的必然选择(如图 4.1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雀艳;;福建省智慧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10期
2 倪珊珊;;旅游的历史性特征:唯物史观的审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3 ;《旅游科学》2016年总目录[J];旅游科学;2016年06期
4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关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年06期
5 ;全国旅游报刊介绍(一)[J];旅游学刊;1988年01期
6 高野;全国旅游报刊介绍(二)[J];旅游学刊;1988年02期
7 ;深化改革 迎接新的挑战 为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旅游高等学府而奋斗[J];旅游学刊;1988年03期
8 刘德谦 ,张珉;旅游科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言摘要[J];旅游学刊;1989年01期
9 孙捷;;美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分析[J];人文地理;1989年04期
10 王敬武;;旅游“专业能力与社会服务”命题的现象学反思[J];中国旅游评论;2013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福山;金门旅游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赵欣;旅游高峰期景区路网应急交通组织管理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3 付帼;旅游机场与旅游业的耦合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周慧玲;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晓霞;旅游信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源浩;旅游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影响的比较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2 杨利元;云南省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3 邵迎亚;高邮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4 李湘湘;怀旧对乡村旅游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5 邵媛;老年人康养旅游消费行为意向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6 刘月;不同距离条件下的居民乡村旅游影响感知差异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7 毛莉娜;野生动物旅游地的空间生产与旅游认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8 梅文斌;“元治理”视阈下全域旅游治理体系构建与运行举措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9 周梦梦;“乡村振兴”视阈下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10 侯玉洁;全域旅游背景下舟山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8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7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