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旅游形象价值结构——基于旅游社交网站评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20:20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正大力培育旅游业,因此,旅游形象价值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选择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广西桂林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典型代表,从旅游社交网站采集游客评论文本,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31个范畴、6个主范畴,构建了自然遗产地旅游形象价值范畴结构体系,并进一步探究形象价值结构关系;通过复杂网络分析探究其旅游形象价值结构的层级特征和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旅游吸引物、经营管理感知、功能感知、成本感知、情感体验均影响目的地形象价值;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形象价值结构呈现层级分明特征,满意度、刺激感、环境感受和感官感受4个范畴表现最强烈,而宣教功能表现微弱;从具体遗产地角度看,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最后,提出目的地形象管理启示。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0,43(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地旅游形象价值结构——基于旅游社交网站评论的研究


自然遗产地旅游形象价值结构模型

关系图,形象要素,关系图,旅游者


分别来看4个案例地旅游者感知形象结构组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共性同时又有个性。从共性看,满意度要素和感官感受要素在四大遗产地价值感知要素中均位于重要“中心”地位,即四大遗产旅游地旅游者总体满意度较高,且感官感受强烈。这表明,4个案例地旅游者有着较高的满意度感知,同时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独特性,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产生较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感官感受。环境感受是指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这也是长期处于大都市环境的旅游者所关注的。细致考究4个遗产地的个性,可以看出旅游开发活动对形象价值形成的影响。云南石林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自然遗产地,从中心性分析来看(表3),知名度、喀斯特景观、旅游服务中心性高,但旅游者环境感受中心性并不突出。这说明云南石林在环境舒适度旅游者感知不强烈,而独特的石林景观给旅游者带去丰富的、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新奇感、场景感、丰富感、刺激感、独特感)。喀斯特石林景观独具特色,同时将民族特色直接植入旅游形象中,如享誉中外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及其电影成为云南石林的解说内容,更主要是阿诗玛和阿黑哥象形景观成为了核心景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网络文本的目的地旅游形象游客感知与官方传播对比研究——以福建永定土楼为例[J]. 张文亭,骆培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2]基于在线点评的黄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 许亚元,姚国荣.  世界地理研究. 2016(02)
[3]遗产旅游研究:从遗产地的旅游到遗产旅游[J]. 张朝枝,李文静.  旅游科学. 2016(01)
[4]旅游地感知结构重构——基于文本与复杂网络分析的研究[J]. 钟栎娜.  旅游学刊. 2015(08)
[5]社交媒体的旅游应用研究现状及评述[J]. 陈晓磬,章海宏.  旅游学刊. 2015(08)
[6]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路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 江金波,赫瑞娜.  人文地理. 2015(03)
[7]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态势——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戴湘毅,唐承财,刘家明,朱爱琴.  旅游学刊. 2014(11)
[8]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学科信息交互推广服务[J]. 都平平,郭琪,李雨珂,孟勇,穆亚凤.  图书情报工作. 2014(02)
[9]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策划及实证研究——基于形象感知偏差测量视角[J]. 陶长江,程道品,王颖梅.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10]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J]. 刘力.  旅游学刊. 2013(09)



本文编号:2967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67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