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8 23:23
黑龙江省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还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尤其长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并且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破环等问题极为敏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特别认可,在此基础上生态旅游受到了旅游爱好者的高度关注与响应,因此,黑龙江省的生态旅游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必将作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带动本省经济更快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作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原理与方法多数还是沿用传统旅游的规划思路,并没有建立反映生态旅游特点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生态旅游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社区居民利益考虑不足、环境保护规划缺乏可操作性、突出地方特色不够等方面,导致规划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现实迫切的需要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当前生态旅游规划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并研究大量国内外生态旅游规划的成功经验,总结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规划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威胁,并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思路,根据本省的综合现状对生态旅游进行布局...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2章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旅游资源
2.1.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述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别
2.1.3 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
2.1.4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述
2.2 生态旅游规划
2.2.1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述
2.2.2 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2.2.3 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与内容
2.2.4 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2.5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述
2.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2.3.1 评价的基本原则
2.3.2 评价的具体内容
2.3.3 评价的方法
2.3.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省内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3.1 基本概况及现状分析
3.1.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3.1.2 人文生态旅游资
3.2 生态旅游资源SWOT 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劣势分析
3.2.3 机会分析
3.2.4 威胁分析
3.3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3.3.1 指导思想
3.3.2 规划的原则
3.3.3 规划的思路
3.4 总体布局
3.4.1 冰雪生态旅游
3.4.2 草原火山湿地生态旅游
3.4.3 避暑生态旅游
3.4.4 水系生态旅游
3.4.5 民族民俗生态旅游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省内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4.1.3 评价指标说明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1 模型构建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哈尔滨为例对生态旅游规划评价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层次单排序
5.3 模糊综合评价
5.3.1 建立判断矩阵
5.3.2 进行一级评价
5.3.3 进行二级评价
5.3.4 进行三级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内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的建议
6.1 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及发展方向
6.1.1 完善生态旅游管理
6.1.2 明确发展方向
6.2 完善社区参与机制
6.3 完善各项保障体系建设
6.3.1 法规体系建设
6.3.2 人员体系建设
6.3.3 科技体系建设
6.3.4 资金保障体系建设
6.3.5 监督体系建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综述[J]. 李文明,钟永德. 旅游学刊. 2009(11)
[2]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 张婷,吴艳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3]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 张婷,吴艳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 万绪才,朱应皋,吴芙蓉. 农村生态环境. 2004(03)
[5]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 范业正,胡清平. 旅游学刊. 2003(06)
[6]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J]. 许春晓. 旅游学刊. 2003(01)
[7]中国海南省保亭县之观光展望,SWOT分析[J]. 捷夫瑞·华尔.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8]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J]. 钟林生,肖笃宁,赵士洞.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1)
[9]关于旅游规划若干认识的探讨[J]. 王大悟. 旅游学刊. 2001(05)
[10]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 刘家明,杨新军. 自然资源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595791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第2章 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综述
2.1 生态旅游资源
2.1.1 生态旅游资源的概述
2.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别
2.1.3 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
2.1.4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述
2.2 生态旅游规划
2.2.1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述
2.2.2 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2.2.3 生态旅游规划的要求与内容
2.2.4 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2.2.5 生态旅游规划的评述
2.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2.3.1 评价的基本原则
2.3.2 评价的具体内容
2.3.3 评价的方法
2.3.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省内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3.1 基本概况及现状分析
3.1.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3.1.2 人文生态旅游资
3.2 生态旅游资源SWOT 分析
3.2.1 优势分析
3.2.2 劣势分析
3.2.3 机会分析
3.2.4 威胁分析
3.3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与思路
3.3.1 指导思想
3.3.2 规划的原则
3.3.3 规划的思路
3.4 总体布局
3.4.1 冰雪生态旅游
3.4.2 草原火山湿地生态旅游
3.4.3 避暑生态旅游
3.4.4 水系生态旅游
3.4.5 民族民俗生态旅游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省内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4.1.3 评价指标说明
4.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1 模型构建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哈尔滨为例对生态旅游规划评价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层次单排序
5.3 模糊综合评价
5.3.1 建立判断矩阵
5.3.2 进行一级评价
5.3.3 进行二级评价
5.3.4 进行三级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省内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的建议
6.1 完善生态旅游管理及发展方向
6.1.1 完善生态旅游管理
6.1.2 明确发展方向
6.2 完善社区参与机制
6.3 完善各项保障体系建设
6.3.1 法规体系建设
6.3.2 人员体系建设
6.3.3 科技体系建设
6.3.4 资金保障体系建设
6.3.5 监督体系建设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综述[J]. 李文明,钟永德. 旅游学刊. 2009(11)
[2]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 张婷,吴艳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3]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 张婷,吴艳波.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J]. 万绪才,朱应皋,吴芙蓉. 农村生态环境. 2004(03)
[5]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 范业正,胡清平. 旅游学刊. 2003(06)
[6]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J]. 许春晓. 旅游学刊. 2003(01)
[7]中国海南省保亭县之观光展望,SWOT分析[J]. 捷夫瑞·华尔.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8]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J]. 钟林生,肖笃宁,赵士洞.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1)
[9]关于旅游规划若干认识的探讨[J]. 王大悟. 旅游学刊. 2001(05)
[10]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 刘家明,杨新军. 自然资源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595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59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