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7 16:3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对乡村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乡村地区作为当前政策的关注点,开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条实现乡村振兴的快速通道。虽然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具有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优势,但是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乡村性遭到破坏、休闲娱乐活动内容相似、游客留驻时间短等问题。特别是由于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探寻新的出路亟需解决。慢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和旅游理念,是对传统乡村旅游方式的补充与发展。因此,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与慢旅游研究现状展开研究,以更加精准的界定出乡村慢旅游的概念与其内涵特征;其中乡村慢旅游的内部特征体现在:规模、深度体验、低影响、多元包容、控制节奏、地方性六个方面,外部特征体现在旅行方式、缓慢性、旅行体验、环境意识、地方感、旅游凝视以及心情七个方面。随后,笔者分析了乡村慢旅游的开展范围与研究对象,认为乡村慢旅游适用于具有明显乡村性的地区,乡村慢旅游的研究需要以空间为切入点,并基于乡村振兴...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2.2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1.2.3 乡村慢旅游学术硏究力度不足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乡村振兴
1.4.2 乡村旅游
1.4.3 慢旅游
1.4.4 空间营造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技术框架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乡村慢旅游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2.1 研究综述及契合性分析
2.1.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动态及评述
2.1.2 国内外慢旅游研究综述
2.1.3 乡村旅游与慢旅游契合性分析
2.2 乡村慢旅游概念引入及特征分析
2.2.1 乡村慢旅游的概念界定
2.2.2 乡村慢旅游的内涵特征
2.3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
2.3.1 乡村慢旅游的开展范围与研究对象
2.3.2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点
2.3.3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的发展契机与关注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慢旅游空间构成分析
3.1 乡村慢旅游空间构成分析
3.1.1 宜居之所——慢居空间
3.1.2 交往之脉——慢行空间
3.1.3 活力之源——慢娱空间
3.1.4 产业之基——慢商空间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的实例分析
4.1 研究对象选择
4.2 现状解读
4.2.1 申报背景
4.2.2 项目概况
4.3 高淳桠溪国际慢城空间营造分析
4.3.1 慢居空间
4.3.2 慢行空间
4.3.3 慢娱空间
4.3.4 慢商空间
4.3.5 空间营造总结
4.4 桠溪国际慢城空间营造基本情况调查与旅游体验分析
4.4.1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情况调查
4.4.2 游客旅游体验SD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策略
5.1 空间营造的理念
5.2 空间营造的原则
5.2.1 因地制宜,彰显文化
5.2.2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5.2.3 面向生活,场景重塑
5.2.4 控制规模,点状激活
5.3 慢居空间——在地与提升
5.3.1 突出居住建筑特色,在地化发展
5.3.2 业态分类,差异化打造
5.3.3 吸纳地方特色文化,以真实空间重塑地方精神
5.4 慢行空间——完善与多样
5.4.1 完善的慢行系统
5.4.2 丰富交通空间的内容
5.4.3 慢行景观
5.4.4 营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5.4.5 标志系统
5.5 慢娱空间——介入与控制
5.5.1 引入文化与艺术
5.5.2 控制规模,赋予旅游项目灵魂
5.6 慢商空间——多元与差异
5.6.1 创新业态构成,多元发展
5.6.2 因势利导,释放民居的商业活力
5.7 品牌形象——营销与推介
5.7.1 培育慢旅游品牌,打造区域名片
5.7.2 宣传推介与市场营销
5.8 要素协同——前置与整合
5.8.1 运营前置,规划协同
5.8.2 全息化打造
5.8.3 资本整合
5.8.4 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乡村慢旅游空间问卷调查
附录2 问卷统计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本文编号:3670659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2.2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1.2.3 乡村慢旅游学术硏究力度不足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乡村振兴
1.4.2 乡村旅游
1.4.3 慢旅游
1.4.4 空间营造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技术框架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乡村慢旅游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2.1 研究综述及契合性分析
2.1.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动态及评述
2.1.2 国内外慢旅游研究综述
2.1.3 乡村旅游与慢旅游契合性分析
2.2 乡村慢旅游概念引入及特征分析
2.2.1 乡村慢旅游的概念界定
2.2.2 乡村慢旅游的内涵特征
2.3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
2.3.1 乡村慢旅游的开展范围与研究对象
2.3.2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点
2.3.3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的发展契机与关注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慢旅游空间构成分析
3.1 乡村慢旅游空间构成分析
3.1.1 宜居之所——慢居空间
3.1.2 交往之脉——慢行空间
3.1.3 活力之源——慢娱空间
3.1.4 产业之基——慢商空间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的实例分析
4.1 研究对象选择
4.2 现状解读
4.2.1 申报背景
4.2.2 项目概况
4.3 高淳桠溪国际慢城空间营造分析
4.3.1 慢居空间
4.3.2 慢行空间
4.3.3 慢娱空间
4.3.4 慢商空间
4.3.5 空间营造总结
4.4 桠溪国际慢城空间营造基本情况调查与旅游体验分析
4.4.1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情况调查
4.4.2 游客旅游体验SD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慢旅游空间营造策略
5.1 空间营造的理念
5.2 空间营造的原则
5.2.1 因地制宜,彰显文化
5.2.2 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5.2.3 面向生活,场景重塑
5.2.4 控制规模,点状激活
5.3 慢居空间——在地与提升
5.3.1 突出居住建筑特色,在地化发展
5.3.2 业态分类,差异化打造
5.3.3 吸纳地方特色文化,以真实空间重塑地方精神
5.4 慢行空间——完善与多样
5.4.1 完善的慢行系统
5.4.2 丰富交通空间的内容
5.4.3 慢行景观
5.4.4 营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
5.4.5 标志系统
5.5 慢娱空间——介入与控制
5.5.1 引入文化与艺术
5.5.2 控制规模,赋予旅游项目灵魂
5.6 慢商空间——多元与差异
5.6.1 创新业态构成,多元发展
5.6.2 因势利导,释放民居的商业活力
5.7 品牌形象——营销与推介
5.7.1 培育慢旅游品牌,打造区域名片
5.7.2 宣传推介与市场营销
5.8 要素协同——前置与整合
5.8.1 运营前置,规划协同
5.8.2 全息化打造
5.8.3 资本整合
5.8.4 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乡村慢旅游空间问卷调查
附录2 问卷统计结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本文编号:367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67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