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03:01

  本文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汶川地震除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对区域自然生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对惨遭不幸的汶川地震灾区人民的心理构成极大的创伤,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生态都急需恢复。基于生态修复的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受灾地区生态环境水平,同时还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通过比较自然生态修复工程科普型休闲农业与普通休闲农业的利润率,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科普型、感恩型、祈福型和重建生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出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应当紧扣地震重建的主题,在发展其他地方休闲农业共通的项目基础上,展现独特的汶川地震主题休闲、旅游项目的结论,并提出建立汶川地震研究部门和打造灾难IP的建议。
【作者单位】: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汶川地震 生态修复 休闲农业 灾后重建 IP
【基金】: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市厅级社科项目“基于生态恢复同步的汶川地震灾区旅游发展研究”(LYM12-30)
【分类号】:F323.4;F592.7;P315.9
【正文快照】: 0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1949年以来震级最高、破坏最为剧烈的地震。地震震中位置103.4°E,31.0°N,震级里氏8.0级,震源深度12~19 km,烈度11°。地震除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同时对地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晓莺;;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休闲旅游实证研究——以鄢陵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年05期

2 王雅飞;喻晓钢;林琦;唐礼贵;杨敏;李伟;郑文;;绵竹市灾后生态修复造林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2年05期

3 冯建国;杜姗姗;陈奕捷;;大城市郊区休闲农业园发展类型探讨——以北京郊区休闲农业园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01期

4 张新跃;李元华;苟文龙;;5·12汶川大地震灾区草原生态修复与种草养畜恢复生产技术指南(一)[J];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5 吴宁;卢涛;罗鹏;朱单;;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J];生态学报;2008年12期

6 刘广全;焦醒;;汶川地震引发的生态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年11期

7 王文杰;潘英姿;徐卫华;王晶晶;白雪;;四川汶川地震对生态系统破坏及其生态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8 回良玉;;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2008年6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05期

9 张新跃;李元华;苟文龙;;5·12汶川大地震灾区草原生态修复与种草养畜恢复生产技术指南(二)[J];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维军;;观光休闲农业开发规划与模式选择[J];农业工程;2016年04期

2 蔡颖萍;;湖州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7期

3 陈双群;;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5期

4 杨渺;谢强;方自力;刘孝富;廖蔚宇;王萍;;“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生态服务功能恢复总体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4期

5 陈卓;吴伟光;吴维聪;曹先磊;续竞秦;;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蔬菜瓜果产业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3期

6 徐宏;;贵州麻江县特色蓝莓产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3期

7 王晓亮;杜志芳;;基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农业景观规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03期

8 朱桂霞;史亚军;;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展望[J];农学学报;2016年03期

9 伽红凯;王雨霏;邹铃;纪潇雨;李亮;;中国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天津农业科学;2016年02期

10 曾建军;李元红;金彦兆;胡想全;王军德;;InVEST模型在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水源供给中的应用前景与方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岳刚;郑国全;;基于“三生”理念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分类研究——以浙江省苍南县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4年04期

2 张秋芳;;苏州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及发展模式探究[J];对外经贸;2014年01期

3 潘虹;张岩丽;刘英;;农业旅游节庆开发研究——以“泗水桃花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4 陈彪;;对观光农业类型的探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5 杜忠潮;李磊;金萍;;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傅琴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J];市场论坛;2009年01期

7 乔家君;李小建;;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J];经济地理;2008年05期

8 包维楷;庞学勇;;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灾后生态退化及其基本特点[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4期

9 胡鞍钢;;特大地震灾害的应对周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包维楷;;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虎;陈金华;;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对泉州的启示[J];科技广场;2012年11期

2 徐飞雄;张卫;;浅议休闲农业资源的挖掘[J];中国乡镇企业;2012年12期

3 任志刚;徐波;马继福;;我区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0期

4 陈美云;;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5 尹怡然;;考察台湾休闲农业[J];广东科技;2007年01期

6 吕红杰;于太君;;浅析我国休闲农业在经济环境下的发展[J];民营科技;2009年10期

7 ;省市科协联合主办2009第七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J];科协论坛(上半月);2009年09期

8 孙轶;;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辽宁休闲农业的途径[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年03期

9 范水生;朱朝枝;邱生荣;;福建承接台湾休闲农业产业转移的条件与优势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10 黄丽华;;闽北休闲农业发展探究[J];大众科技;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编委名单[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段兆麟;;休闲农业规划的理念与实践[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林梓联;;休闲农业的展开与动向[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廖树宏;;休闲农业正确的发展模式[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彰德;;湖南省休闲农业模式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卫东;王晓辉;殷莉;文吉辉;;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安凯春;杜薇薇;;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任国柱;郭焕成;;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张s

本文编号:484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484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9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