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农家乐”与民俗主义

发布时间:2017-07-01 11:06

  本文关键词:“农家乐”与民俗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乡村旅游的尝试性实践,"农家乐"被赋予了天然、健康、从容、质朴,以及亲情温暖、民风淳厚等特质,展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珍视传统、守护乡土的新文化观。同时,它还被寄托了诸如发展乡村经济、缓解城乡对立、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的期许。实际上,"农家乐"是基层政府、投资经营者以及旅游者等多种力量形塑的旅游项目,这类项目通过在地化的实践,日益脱离乡民日常生活的语境,被强调甚至特化为本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成为旅游场景下的民俗活动,这是民俗主义的具体表现。如此一来,"农家乐"及更宽泛意义上的民俗旅游就造成了民俗、民俗承载者的客体化以及各种形态的特化,这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当地民众的文化自觉,甚至可能带来民俗传承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促使民俗发生各种影响其本真性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民俗旅游和民俗文化以及在地的日常生活是彼此关联的存在,民俗的传统性和地方性是民俗旅游的关键,农家生活的质朴性和乡土田园性则是"农家乐"的根本。因此,保持"农家乐"与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小本经营、在地经营、社区参与,及其农家生活文化环境的可持续。
【作者单位】: 日本爱知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农家乐” 民俗旅游 在地化 民俗主义
【分类号】:F592.3;F320;K892.4
【正文快照】: 30多年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变,也带来了堪称“生活革命”的生活方式大变迁。在为数众多的变迁中,近2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普遍兴起的“农家乐”现象显得格外醒目1。截至目前,“农家乐”主要是在旅游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经济或扶贫、西部开发[1]、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晓梅;闫秀芳;;内蒙古民俗旅游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2期

2 雷俊霞;;河南淮阳民俗旅游创意发展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年14期

3 王永军;;民俗旅游视域下的阿细祭火——以云南省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付倍;;蒙古族民俗与通辽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5 吕红艳;戴宏军;;左江流域节日民俗旅游现状及对策——以崇左市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6 张完英;;闽北民俗旅游的“SWOT”分析[J];南方论刊;2014年08期

7 段银河;;民俗旅游场景下少数民族民俗变迁动因的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马囡囝;;河南特色民俗旅游的发展历程[J];河南建材;2012年06期

9 段树敏;;浅析沂蒙地区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姜健;传承流头文化 开展民俗旅游[N];牡丹江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的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崔欣;民国时期兰州婚俗研究及其旅游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农家乐”与民俗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05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