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要打文化牌
本文关键词:旅游要打文化牌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产业 旅游业 融合发展 目的地整合模型
【摘要】:地处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探索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上已形成了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型的"阳朔模式"、观光休闲体验型的"恭城模式"、古遗迹感受型的"黄瑶模式"和民族风情产业型的"旧州模式"等。根据目的地整合模型分析结果,"阳朔模式"领先于其他3种模式,在景点、交通方面具有优势;"恭城模式"在整体上排名第二,在住宿、用餐上具有优势;"黄瑶模式"排名第三,在景点方面具有优势;"旧州模式"排名最末,但在零售方面却具有优势。
【作者单位】: 桂林旅游学院科技产业处;桂林旅游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系;桂林旅游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民族文化产业 旅游业 融合发展 目的地整合模型
【基金】:桂林旅游学院科研基金立项项目: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2014YB09) 广西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广西主题公园的时空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KY2015B359)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推动现有的优质产业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趋势。从国家近些年来的产业发展布局中可以发现,旅游业在促进经济功能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功能也进入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即旅游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和自兴;;丽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2006年07期
3 和自兴;;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丁树群;;浅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胡静;顾江;;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07年21期
6 金硕仁;;民族文化产业不能片面市场化[J];中国人大;2010年09期
7 李铁;;关于发展延边民族文化产业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8 龙倮贵;;发展和建设红河民族文化产业之我见[J];红河探索;2011年06期
9 左岫仙;;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与反思[J];满语研究;2012年01期
10 龚厚清;邢晶晶;;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研究综述[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星星;孙信茹;;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路径——以广告为分析视角[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2 黄树茂;覃乃勉;;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浅析金融支持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对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傅宏;;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史金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开发前景[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5 叶永恒;刘素梅;;安远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6 王淑娟;;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探讨[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贵州省法学会选送论文6篇获部级奖励[A];贵州法学(2014年第9期)[C];2014年
8 左莉;张勇;张晓庆;王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孵化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利俊;;坚持科学的文化发展观 加快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樊敏;;试论布依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文化产业的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我州民族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品牌[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2 记者 贾永强;呼市民族文化产业基地落成[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3 杨正林;走活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棋子”[N];西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宋志勇;将民族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5 本报记者 黄蔚 实习生 饶思锐;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N];贵州日报;2011年
6 ;解决发展贵州民族文化产业资金难题[N];贵州政协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邹海林;临夏 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基地[N];甘肃日报;2013年
8 特约记者 于立平 通讯员 杨洁;阿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靓 筋骨强[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3年
9 王晓霞;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吴一鸣 刘兵兵;依靠科技提升民族文化产业[N];云南经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姚芳;对大力发展我区民族文化产业的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郭丽;长春紫玉木兰民族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廖恩如;藏羌走廊文化产业公共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徐步飞;鄂尔多斯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选择[D];内蒙古大学;2014年
6 王海洋;天津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7 刘文颖;民族文化产业化与区域民族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平;西双版纳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园丰;民族文化产业与就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薛茹;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3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86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