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流域竹筏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漓江流域竹筏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漓江流域 竹筏旅游 安全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结合漓江流域竹筏旅游的实际情况,在阐明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遴选法、因子分析法、专家问卷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及修正,最终形成正式的漓江流域竹筏旅游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科学合理评价漓江流域竹筏旅游安全风险程度,进而加强其安全管理,实现竹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漓江流域 竹筏旅游 安全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构建
【基金】:广西安监局2014年安全生产科技项目(GXAJ201402) 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桂教人2014[49])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漓江是桂林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也是桂林最负盛名的代表性旅游资源。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漓江航运接待的游客量持续攀升,旅游船舶日渐增加,尤以竹筏旅游发展最为迅猛。作为漓江流域颇具当地特色的竹筏旅游项目,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甚平;方泉根;张锦朋;蔡存强;;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的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航海;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长龙;漓江旅游航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厚兴;吴兆麟;;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安全风险动态预评估体系[J];中国航海;2016年03期
2 廖翰翔;;厦门海域警务综合信息网格化管理模式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3 田延飞;润玉宏;张丹;魏晓阳;;基于云模型和蒙特卡洛方法的通航环境系统风险评价[J];交通运输研究;2016年06期
4 曹久华;席永涛;胡甚平;陈杰;郭云龙;;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口船舶通航风险成因耦合模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5 胡甚平;黎法明;席永涛;吴建军;;海上交通系统风险成因耦合机理仿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6 李旺;赵玉新;;复杂海事安全条件下的船舶应急航线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7 王尔芳;李祥贤;陈宗滨;;厦门港西部水域交通安全网格化风险评估与管理[J];世界海运;2015年01期
8 黎法明;;基于贝叶斯准则的广州港风险评估方法[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翁志敏;;水上平安交通长效机制的建设与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年22期
10 赵福波;谢新连;高成男;杜红;李猛;;沿海巡逻执法船配置研究现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黎盼;提升台湾海峡泉金客运航线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2 张哲;淮安市内河水上搜救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邓云;山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现状与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4 吴磊;衡阳市水上交通事故分析与监管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5 李欣泽;重庆渝北区交通安全信息监管系统设计[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6 向修岩;黄河口水上旅游安全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郭振兴;三亚市海上旅游船舶安全监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锦朋;卓大立;胡甚平;江常锋;;沿海水上交通风险的网格化管理[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方泉根;席永涛;胡甚平;;基于层次与阶段协同的海上交通风险管理模式[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陈正华;方泉根;;上海港船舶引航风险的分析与预控[J];中国航海;2009年02期
4 张斌;赵东风;周乐平;付建民;;HAZOP分析技术改进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0期
5 胡甚平;方泉根;乔归民;徐伯民;;大型船舶航行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J];中国航海;2006年03期
6 方泉根;胡甚平;;FSA在船舶引航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陈正华,方泉根;规范化安全评估(FSA)在上海港船舶引航安全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航海;2005年01期
8 方泉根,王津,A.Datubo;综合安全评估(FSA)及其在船舶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航海;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奉钦亮;覃凡丁;粟维斌;;泛漓江流域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2 刘雪春;李诗颖;;漓江流域旅游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16期
3 朱银红;陈余道;蒋亚萍;;漓江流域典型岩溶单元社会经济状况评价[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李丰生;吴琳;;漓江流域旅游产业链现状分析——工业部分[J];商场现代化;2008年08期
5 覃德清;;漓江流域“小传统”场境中的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崔芬芬;张燕;;漓江流域旅游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韦家瑜;;旅游图书中民俗记忆对旅游文化的促进——以漓江流域为例[J];出版广角;2014年08期
8 范文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问题研究——以漓江流域阳朔、兴坪、大圩调查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9 杨永德,丁陈娟;遵循自然规律 创建漓江游览新模式[J];学术论坛;2005年02期
10 钟泓;黄海;;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动态变化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初强;;漓江流域农村沼气建设资源条件与发展对策措施[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蒋亚萍;陈余道;朱银红;;漓江流域典型岩溶生态系统的人为特征研究[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郭纯青;曾成;唐荣华;;推进漓江流域综合治理 构建漓江流域水环境安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倩;建立健全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N];桂林日报;2012年
2 赵忠洪;漓江流域生态保护迫在眉睫[N];广西政协报;2008年
3 赵忠洪;探讨漓江流域保护及可持续发展[N];桂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贤;广汇民智破解难题 漓江条例落地有声[N];广西日报;2011年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N];广西日报;2011年
6 记者 莫小松;广西举行漓江徒步活动[N];法制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段裕祥;立法保护让漓江流域山更青水更绿[N];桂林日报;2013年
8 记者 文新军;市人大常委会检查《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情况[N];桂林日报;2014年
9 ;让漓江在我们手上变得更美丽 让漓江流域更生态[N];桂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黎品玉邋黄志军;立法保护漓江 延续她的美丽[N];法治快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丽虹;基于多尺度NDVI和LUCC的漓江流域生态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杨永德;漓江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飞;漓江流域古代城市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丹;漓江流域上游生态需水量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
3 原雅琼;水生光合生物对漓江流域水化学和岩溶碳汇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4 朱百毅;漓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洁玉;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协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超;漓江流域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信望;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8 吴磊;漓江流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其文化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杰;广西桂林漓江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预测模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宋利君;漓江流域脆弱性生态系统评价及其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5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86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