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产品使用方式的认知一致性对品牌延伸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8-12 08:23
【摘要】:提出了由于认知程度不同,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认知存在显性认知和隐性认知两种状态。从产品使用方式这一属性切入,研究其认知上的一致性对于品牌延伸的影响。通过实验首先验证了两种认知状态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消费者对原产品与延伸产品的产品使用方式认知不一致以及认知状态的不一致都会对品牌延伸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当消费者对原产品与延伸产品的产品使用方式认知状态均为隐性认知时,产品使用方式的认知一致与否不会导致品牌延伸评价的差异。
[Abstract]: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two states of explicit cognition and implicit cognition in consumers'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due to different cognitive degrees. From the attribute of product usag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consistency on brand extension is studied. Firstly,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 cognitive states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and on this ba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sumers' cognition inconsistency of the original product and the extended product, as well as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cognitive state, will have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the brand extension. When consumers' cognitive state of the original product and the extended product is implicit, whether the cognition of the product usage is consistent or not will not lead to the difference of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2154)
【分类号】:F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品牌延伸下消费者认知机制和模型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许宁;邵洪刚;;如何规避品牌延伸失误的风险[J];陕西综合经济;2007年03期

3 薛可;;影响品牌延伸的消费者认知层四要素分析(上)[J];公关世界;2005年09期

4 杨喜雪;浅谈品牌延伸战略[J];商业研究;2000年11期

5 裘晓东,赵平;如何实施成功的品牌延伸战略[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6 胡效芳;睢党臣;;体育用品品牌延伸风险与规避策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03期

7 杨旭;;品牌延伸的“四利四弊”[J];饲料博览;2009年04期

8 韩光军;论品牌延伸[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产品应注意品牌延伸的“陷阱”[J];政策与管理;1998年11期

10 段艳红;浅议品牌延伸与市场定位[J];理论探索;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明华;易加斌;;消费者隐性需求分析的综合模型及营销创新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建玲;刘思峰;吴作民;;品牌延伸影响要素的灰色优势分析[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何佳讯;;老字号品牌个性认知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及管理含义[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席丽;彭彦琴;江波;;母品牌形象、拟合度对延伸产品态度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邸国永;张米尔;;基于核心能力的多角化策略研究[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6 银成钺;于洪彦;;延伸产品价格与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交互影响[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秀英;;论企业品牌要素的多元组合与运行机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振;;品牌成就伟业[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9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贺宗仁;杨美娟;;企业的品牌定位[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嘉佳;品牌延伸:陷阱还是馅饼?[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安晓云;品牌延伸市场拓宽[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3 卞文志;品牌延伸,切莫透支无形资产[N];经理日报;2003年

4 高剑锋;站在品牌延伸的十字路口,你会怎么走?[N];中国包装报;2004年

5 IMSC工业品营销研究中心首席咨询师 丁兴良;如何使品牌延伸走向成功[N];机电商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仁慧;欧莱雅宝洁收购碰撞 品牌延伸争夺中低端市场[N];财经时报;2004年

7 肖怡;品牌延伸 该出手时就出手[N];大众科技报;2000年

8 郭洁丹;品牌延伸是把双刃剑[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范松璐;品牌延伸应该契合原品牌精神[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赖硕;民族品牌延伸须坚持核心特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永丹;品牌延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颢;基于顾客价值及社会情境视角的品牌延伸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徐鹏;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定位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叶秀荣;品牌延伸对品牌信任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小毅;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估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郑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品牌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瞿艳平;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刘华军;品牌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高松;品牌资产动态模型及增长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崇辉;消费者对我国产品品牌延伸态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庆伟;我国品牌管理中的延伸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3 卢政营;品牌延伸的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4 吴雨;品牌联想类型、产品涉入度对不同距离品牌延伸效果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杰;品牌延伸与品牌资产的关联机理和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闫景新;品牌延伸的消费者认知不对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金敏;企业品牌延伸战略决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高婧;消费者母品牌态度对于延伸产品态度影响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倩茹;品牌延伸的动因与策略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10 符涛;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5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525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