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2-26 19:37

  本文关键词: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环境管理 可持续发展 出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应运而生。有关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实施有效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自身的经营活动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过程、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实证研究框架,分析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以及如何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community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problems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inues to improve, as gre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nterprise through the gre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to adverse effects to the environment,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on the discussion of gre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related theory, and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evant empir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gre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 variables of gre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how to implement gree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s. Finally,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CGL13203) 山东大学“未来计划”培养人基金项目(2015WLJH15)
【分类号】:F272.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德锋;杨建华;;环境战略、组织能力与竞争优势——通过积极的环境问题反应来塑造组织能力、创建竞争优势[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2 吴兑;;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魏锦秀;李岫;;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J];甘肃科技纵横;2006年02期

4 沈灏;魏泽龙;苏中锋;;绿色管理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11期

5 杨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化[J];管理评论;2003年10期

6 李健;;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J];中外企业家;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笑春;蔡宁;;战略性企业慈善行为的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金娟;张英华;;顾客导向的服务流程绩效评价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2期

3 鲁娜;王秀丽;;人力资源管理的七大发展趋势[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4 黄光跃;翟沁丽;;企业善因营销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年16期

5 王新宇;余明阳;吴开尧;;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忠诚关系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5期

6 李永波;;企业环境战略的形成机制:基于微观动力视角的分析框架[J];管理学报;2012年08期

7 杨静;施建军;;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绿色战略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11期

8 陈汉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企业社会资本与利益相关者网络[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焦艳;陶俊;傅刚;张仁健;成天涛;冷春鹏;;2011年春季上海市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及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J];中国粉体技术;2013年01期

10 尚东;;关于大气灰霾监测体系的探讨[J];管理工程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健敏;王华;;所感知的组织外部形象与组织认同相关关系研究评述[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鹏;汪方军;张俊瑞;;终极控制人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婷苑;邓雪娇;范绍佳;;广州地区PM_(2.5)污染特征与外来源输送分析[A];S18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2年

4 申俊龙;王希泉;徐佩;;企业非市场行为的战略化路径:基于创新驱动的观点[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杨光;;职业安全危险管理──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显通;李菲;邓雪娇;谭浩波;邓涛;李婷苑;麦博儒;邹宇;;基于卫星资料监测地面细颗粒物的敏感性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9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3年

7 吴蒙;范绍佳;吴兑;王世强;黄爱玲;;广州地区灰霾天气地面流场特征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3热带海洋气象[C];2013年

8 郭丽君;郭学良;方春刚;朱士超;;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微物理特征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4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水资源开发利用[C];2013年

9 石春娥;邓学良;杨元建;吴必文;孟燕军;;2013年1月安徽持续性霾天气成因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届城市气象论坛——灾害·环境·影响·应对[C];2013年

10 张鑫;;华北地区霾长期趋势变化及特征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第三届城市气象论坛—城市与环境气象[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志华;企业高管价值观、组织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基于高阶理论的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2 黄平;国际服务接包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潘奇;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华连连;制造业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流动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向军;民营科技企业诚信营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郭红玲;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企业社会责任供给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张红;论跨国公司角色行为的社会向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钧;区域软环境与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晓灵;HR部门顾客关系管理及其对企业智力资本驱动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翠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郑祖威;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曾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和行为表现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红;企业公益营销对大学生消费群体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佳文;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体系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亮;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钟为民;基于B2B环境的企业市场策略及其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王靓;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吴峥峥;我国出口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赵宇;企业社会责任在中美企业中的跨文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云海;王扬锋;洪也;马雁军;;冬季典型灰霾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谭明华;;关于城市灰霾的治理——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9年10期

3 穆艳杰;论生态危机与心态失衡的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2期

4 石志侠;苏万新;;气溶胶采样技术简介(一)[J];辐射防护通讯;1986年02期

5 高歌;;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6 吕达仁,魏重;大气气溶胶对激光的消光的理论计算[J];大气科学;1978年02期

7 王明星,吕位秀,任丽新,J.W.温切斯特;华北山区大气气溶胶的化学成份[J];大气科学;1981年02期

8 王庚辰;大气气溶胶浓度及其谱分布的某些特征[J];大气科学;1982年02期

9 赵德山,洪钟祥;北京地区气溶胶及其化学元素浓度和气象条件的关系[J];大气科学;1983年02期

10 苏维瀚,张秋彭,沈济,殷兴军,宋文质,李三民,路洪荣,罗超;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初探[J];大气科学;198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J];经营与管理;2002年12期

2 行金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五大误区[J];中国劳动;2002年07期

3 徐宝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4 侯明湖 ,魏海泉 ,张金城 ,刘霞;建立适应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5 蔡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专委会召开年会[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6 刘爱国;尽快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新机制[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7 葛海良,蒋岩松;浅谈入世之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张国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新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汪秋磊,张青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体系[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10 袁炎林;;促进知识管理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成波;;上海海烟物流公司卷烟营销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A];上海市烟草系统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王兰云;;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整合视角下的理论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高中华;李超平;吴春波;;中国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吴锐;王云;;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陈玉亮;华众平;陈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有几大转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刘贺;梁娟;王丹妮;;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沈家学;段利民;;浅谈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吴科;;规范专营条件下我国盐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凤辉;;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创新初探[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文忠;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王南桂 李延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以人为本[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潘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良心理效应[N];中国人事报;2003年

4 舒晋瑜;人力资源管理类图书:人才驰骋的助力车[N];中国人事报;2004年

5 韩立春;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变化及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罗鼎;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生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中华英才网CEO 姚卫民;发展中的e化人力资源管理[N];国际商报;2001年

8 赵曙明;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9 光起 品勇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迫在眉睫[N];工人日报;2000年

10 王永辉;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生存[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姚世华;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富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勇;和谐政府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延胜;泰科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王澜;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在A公司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改革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赵书峰;我国基层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扬;国有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6 孙旭雅;中国情景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侯林林;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晕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霖;工作分析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张天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杨秀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39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39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