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特质与协同培养管理机制

发布时间:2018-02-26 22:41

  本文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协同培养 管理机制 出处:《东南学术》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创新性人才成长特质与协同性的分析,论证协同培养和选用机制是创新型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探讨创新型人才资源协同管理的策略,认为社会的"硬环境""软环境"在制约和影响着人才的成长。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历程,是一个充满风险、激烈竞争的优胜劣汰过程,要不断改善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工作生活环境,将人才的成长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给人才提供一个可自由型塑的实际空间。现代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模式,更是一种超越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更加优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的资源协同与管理是如何培养造就和优化知识经济时代高创群体人才的调适。
[Abstract]:Innovative talents with knowledge innovation as the core are the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build an innovative countr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and selection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gathering and exerting the fun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e strategy of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resources is discusse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hard environment" and "soft environment" of the society are restricting and influencing the growth of talents, while the growth process of innovative talents is a process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which is full of risks and fierce compet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troduce the growth of talents into a track that can be reasonably expected, and provide a practical space for talents to be shaped freely. It is also a more superior new typ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which surpasses the traditional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college and research. How to train and optimize the talents of highly creative group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is how to train and optimize the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ts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项目编号:12&ZD003)
【分类号】:C9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兴凤;;创新型人才知识增值的促进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2期

2 陈军华;李心;;创新型人才主体特质及培养环境设计[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燕;;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特质与协同培养管理机制[J];东南学术;2017年03期

2 廉立军;;特色智库信息保障知识溢动效应机理及其服务效能优化路径选择[J];图书馆;2016年12期

3 Hong Qing;;Study on Value Added Mechanism of Human Capital of Innovative Group[J];学术界;2016年05期

4 陈丝璐;张安富;;高校科研团队创新型人才培养之管见[J];科学管理研究;2016年01期

5 孔德议;;基于TPB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年04期

6 魏君英;黎东升;;我国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03期

7 陈兰;;产学研模式下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以地方院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3期

8 朱春玲;刘永平;;企业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基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调研数据的质性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12期

9 凌辉;;科学仪器、优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辩证关系——兼论科研平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4期

10 张汉波;夏妍;;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化博弈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军华;李心;;创新型人才主体特质及培养环境设计[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2 周群英;;知识增值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3 胡美香;;论创新型人才培养[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5期

4 郭世田;;当代中国人才价值实现的路径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郭世田;;创新型人才研究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6 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7 林瑞;;论创新型人才之素质特征[J];中国人才;2008年19期

8 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4期

9 张敏;;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实践设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7期

10 孙锐;李海刚;;基于知识创新的知识团队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中赋;李辉;;论人才的协同培养[J];学会;2014年06期

2 林志桢;;基于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逆向构建[J];中国就业;2014年03期

3 张乃楠;;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卓越农林人才需求分析及协同培养机制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14年02期



本文编号:1539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39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