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对其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网络资源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05 16:13
【摘要】:农民工创业群体逐渐壮大,但是农民工新创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其创业绩效和创业质量受到很大制约。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然而农民工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往往受限于内部资源不足,社会关系成为新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网络资源观,构建"网络关系—异质性资源—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在对安徽、江西和江苏三省创业农民工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民工创业者的"情感型"关系与"工具型"关系对其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以及相互间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情感型关系能促进异质性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获取;工具型关系能促进异质性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的获取;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市场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
[Abstract]:The entrepreneurial group of migrant workers is gradually growing, but the lack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new enterprises of migrant workers leads to great constraints on their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and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mainly comes from the heterogeneity resources within the enterprise. However, the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 are often limited by the lack of internal resourc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business, and social relation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new enterprises to obtain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view of network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network relationship,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makes a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migrant workers in Anhui, Jiangxi and Jiangsu province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type" and "tool type" of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s o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ir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and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affective relationship can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of heterogeneous human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strumental relationships can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of heterogeneous human resources, technical resources and market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Technical resources and market resources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双重网络嵌入的中国农民工创业成长机制及路径研究”(71173093)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转型时期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实现机制研究”(10YJA790276)
【分类号】:F323.6;F2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喜;宝贡敏;;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小企业成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耿帅;;共享性资源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3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4 董保宝;;网络结构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基于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视角[J];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5 庄晋财;沙开庆;程李梅;孙华平;;创业成长中双重网络嵌入的演化规律研究——以正泰集团和温氏集团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8期

6 蔡莉;柳青;;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过程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2期

7 贾生华;吴波;王承哲;;资源依赖、关系质量对联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02期

8 党兴华;李雅丽;张巍;;资源异质性对企业核心性形成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年02期

9 蔡莉;单标安;刘钊;郭洪庆;;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研究;2010年10期

10 朱秀梅;张妍;陈雪莹;;组织学习与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以知识管理为路径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永贵;曾珍香;黄春萍;;企业网络资源概念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2 胡彦宇;吴之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3 陈艳莹;游闽;;嵌入性与中介服务业的市场绩效: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4 赖红兵;陈宝峰;;工程咨询业的市场行为与绩效研究——对北京市工程咨询业调研分析[J];调研世界;2010年12期

5 赵静;;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模式探讨[J];调研世界;2011年01期

6 刘波;王少军;王华光;;地方政府网络治理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7 姚先国;温伟祥;任洲麒;;企业集群环境下的公司创业研究——网络资源与创业导向对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8 吴广庆;;资源依赖分析:党建科学化研究的新视角[J];桂海论丛;2012年01期

9 李力涛;;创业理论研究的整合框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10 苏依依;周长辉;;企业创新的集群驱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马林;;生态产业园绿色效应:一个博弈论及其扩展模型的改进[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辛琳;;嵌入绩效理论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党兴华;李玲;;基于权力依赖的技术创新网络核心企业的识别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俊;;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汤淑琴;蔡莉;单标安;;新企业创业导向对资源整合的影响研究——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张书捷;李仕明;;结构资本、联盟能力及其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7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8 辛琳;;关系嵌入、企业经营绩效与关系管理[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9 庄晋财;芮正云;;双重网络嵌入对农民工创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尹国俊;汪志华;;基于智力资本的创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3:科研和创新绩效管理(Ⅱ)[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建龙;企业综合优势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任萍;新企业网络导向、资源整合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淑芬;企业家社会资本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倩;社会网络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信息获取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峥;中国东北地区创业环境、公司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飞;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文亮;商业模式与创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加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非农经营参与[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晓雪;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顾客获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田敏;企业间关系强度对关系型渠道治理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赵威;客户与企业互动对定制化KIBS服务开发模糊前端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韩峥;循环经济背景下煤炭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薄艳;生态和知识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郭洪庆;新创企业资源获取对资源整合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利军;关系强度与企业绩效[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艳双;创业者特征对融资中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林汉川,何杰;法制、融资环境与中小企业竞争策略的选择——来自中国东、中、西部七省市的调查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3 朱红根;;政策资源获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基于江西调查数据[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4 黄振华;;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2011年08期

5 杨宜勇;杨欣波;;青年农民工创业:困境与脱困[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2期

6 周晓辉;;伦理关系与契约关系 关系社会与市民社会——从人与人的关系解读中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7 陈浩然;李垣;谢恩;;不同技术差异条件下组织间学习过程的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07年04期

8 姚先国;温伟祥;任洲麒;;企业集群环境下的公司创业研究——网络资源与创业导向对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9 林嵩;姜彦福;;创业网络推进创业成长的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8期

10 张方华;;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润;中国企业向何处去?(连载2)[J];石油企业管理;2001年06期

2 秦其文;企业竞争十大策略[J];中国商贸;2001年16期

3 栾涛;入世与切实确立企业竞争主体地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09期

4 李建平;客户关系营销——现代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5 徐欣娅;试论企业信息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建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6 叶志桂,颜光华;战略选择与小企业竞争优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12期

7 杨景宜;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新前沿[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12期

8 温定立;核心竞争力-企业成功的关键[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周国红,陆立军;基于区域学习的企业竞争优势——基于1,639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与分析[J];经济地理;2005年04期

10 丁丁;企业竞争八原则[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欣荣;;浅谈“以人为本”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李献发;解庆柱;;饲料企业如何做到以客户为中心[A];2008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殷越男;;企业理念是企业致胜的法宝[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4 林志扬;;第2章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认识[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郭利汉;;浅谈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现状与对策[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全才;杨瑞霞;;浅议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提高企业竞争力[A];工业自动化应用实践——全国(第五届)炼钢、连铸和轧钢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佳贵;罗仲伟;;第21章 企业竞争力与网络经济[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徐朝旺;;实施标准战略 增强企业竞争力[A];2005年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博;;日本企业竞争优势与新的公司治理均衡[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杨隆华;周吉;;企业竞争模拟中生产部门战略选择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冬;为企业家洗脑[N];中国企业报;2001年

2 伍美芝 刘凌林;企业重组与管理再造[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王静文;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徐旭红;诚信 企业立业之本[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潘承烈 作者系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学教授;民营企业自强的六个要点[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房晟陶 王拓轩;企业的资本及社会资本[N];国际金融报;2002年

7 华立集团董事长 汪力成;论企业的核心能力[N];国际商报;2001年

8 ;后WTO时代的企业竞争在于品牌较量[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9 孙锐;切实改进公司治理 提升我国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N];机电商报;2004年

10 ;专家企业家纵论企业竞争力[N];深圳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永江;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3 董俊武;企业的本质、性质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黄如良;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钢;基于企业基因视角的企业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吴光飙;企业发展分析:一种以惯例为基础的演化论观点[D];复旦大学;2003年

7 侯丽敏;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9 崔婷;企业能力系统涌现机理及层次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齐捧虎;企业竞争优势论[D];西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丽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裴建红;企业构建核心能力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邓敏;以敏捷能力重塑企业竞争优势[D];湘潭大学;2004年

4 蔡荃;企业信息系统资源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蔡传宝;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谢卓君;企业竞争信息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盖玉妍;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8 刘沛沛;企业竞争优势衰退及防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傅文波;企业关系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龚妤;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4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254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