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新时代中国省域地方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2-02 22:46
  本文首先剖析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理论问题,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出发,把其内涵定义为新时代下经济体中科学技术创新、金融资金、人力资源等重要产业要素相互协同配合,以达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业态健康协调发展的一种产业体系,它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大构成要素的各自发展,更在于不同要素的彼此协同。其次以中国各省域为切入层次对自进入新常态以来地方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大要素与相互间协同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实证描述与分析,结果发现各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存在广泛且巨大的差异。最后,以上述定量分析为根据提出了构建地方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新时代中国省域地方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各省份实体经济R1、R2层次占比变化(%)

实体经济,省份,层次,现状


各省份间实体经济R1、R2层次差异

省份,科技创新,倍数,指标


经费投入强度普遍有所提高,但差距也在扩大。由于各地的规模企业数量、产值等相差很大,本文使用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衡量的研发强度进行分析。数据表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增强是大势所趋,仅有西藏、青海、黑龙江、广西的强度有所减弱,反而是河南、河北、江西等东中部省份的强度提升明显。此外,本指标的另一变化特征是相互间差距的扩大,其中相对差距系数从74增至81,变异系数从0.37增至0.42,这是因为很多强度本来就高的地方如江苏、重庆提升幅度依然很大,而西藏、青海等省的强度本就偏低又出现了下降,这拉大了各地间差距。从投入强度的横向比较看,东部省份整体位于前列,西部和东北省份多位置靠后。图4 各省份间科技创新指标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金融改革70年的历史轨迹、实践逻辑与基本方略——推进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构建强国现代金融体系[J]. 唐松.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06)
[2]东北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全面振兴[J]. 赵儒煜,肖茜文.  经济纵横. 2019(09)
[3]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四位协同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J]. 邵汉华,刘克冲,齐荣.  地理科学. 2019(07)
[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J]. 高培勇,杜创,刘霞辉,袁富华,汤铎铎.  经济研究. 2019(04)
[5]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研究[J]. 付保宗,盛朝迅,徐建伟,周劲,任继球.  宏观经济研究. 2019(04)
[6]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内涵与特征——基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机制[J]. 付保宗,周劲.  经济纵横. 2018(12)
[7]现代化经济体系八大横向核心子系统建设重点研究[J]. 高建昆.  经济纵横. 2018(06)
[8]建设实体经济与要素投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J]. 刘志彪.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2)
[9]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头戏[J]. 黄汉权.  经济研究参考. 2017(63)
[10]论新时期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J].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9)



本文编号:3015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3015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