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比较与评估:理论与经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6 16:43
【摘要】:用创新拉动经济增长是熊彼特时期便提出的理论,至今仍活力不衰。然而,研发利益的溢出效应导致了企业创新活动的正外部性,不尽完善的产权保护体制引发了市场失灵,于是政府希望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补贴政策来纠正这一市场失灵。而这些创新补贴的政策效果如何,以及政策在我国不同经济区域是否都能发挥作用,这些问题的解答对政策制定过程和制定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政策绩效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基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火炬计划项目”立项企业名单,采取倾向得分匹配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找出对照组企业,用双重差分模型提取政策净效应,并用普通最小二乘模型探讨政策效率和机制,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火炬计划项目”在不同经济区域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经验评估和比较。研究发现,“火炬计划项目”确实能够激励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产出,从而增加整体收入和利润水平,然而企业创新产出的显著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带来的必然结果,且该项目的实施效率短期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另外,本文还以上海浦东新区的“科技小巨人”项目为例考察了地方性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需要实现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地区而言,为了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治理机制设计良好的地方性科技创新资助项目是可以带来实质成效的。
【图文】:

高新技术,政策,补贴政策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 中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演变及现状.1 中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演变.1.1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发展历程和特点我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发展还比较年轻。以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转折,,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自 1978 年以来共经历了五个阶段:恢复和探索期(1978-19);启动和发展期(1986-1990 年);应用和成熟期(1991-1999 年);转型与法(2000-2005 年);跨越与创新期(2006 年至今)[39]。这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政策战略思想由“技术引进”、“市场换技术”、“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发展现了科技指导方针由“全面安排、重点突出”、“面向、依靠”、“科教兴国”到“自主”的迈进历程。

分布图,平衡性,检验标准,样本


图 4-1 样本平衡性检验标准偏差分布Fig.4-1 Standard error distribution of balance test.对照组实验组相对应的,对照组备选样本为 2006 年未获得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示范项目立项的企业。在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去掉实验组样本数据后,根人力指标、财务指标等匹配变量,运用 PSM 方法从对照组备选样本中组匹配得分最相近的对照组企业,按照 1:1 的原则,最终得到 1391 条对。.平衡性检验衡性检验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匹配前后协变量的标准偏差分布情况,从而PSM 方法得到的匹配样本是否合适。如果分布图表现出匹配后的协变量匹配前更接近于 0,这说明样本匹配比较理想。如图 4-1 平衡性检验结果匹配后标准偏差更接近于 0,同时表 4-2 样本平衡性检验结果中均值偏差样本匹配后大大减小,这些都说明 PSM 的匹配过程十分有效,PSM 筛对照组样本更加平稳。PSM 方法使得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匹配变量指标表,避免了内生性问题并大大提高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和后续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12.45;F276.44;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上海市统计局综合处课题组;秦丽萍;阮大成;陈君君;;上海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及“十三五”经济增长动力研究[J];调研世界;2015年04期

2 郑代良;钟书华;;1978—2008:中国高新技术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4期

3 谢凤华;姚先国;古家军;;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6期

4 庞诗;何晋秋;;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7年12期

5 杨小凯;后发劣势[J];新财经;2004年08期

6 杨玉泉;西方市场失灵理论评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6515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6515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b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