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23:14

  本文关键词: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维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抢占新的制高点。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视为提升本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态势良好的基础上,还对江西省的经济增长有巨大的贡献。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在投入和使用方面的目的和效果已成为公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并迫切需要完善的监管体系和地方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本文首先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定义和特征,引入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包括外部性、市场失灵、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等强调财政引导资金的必要性,以及阐明引导资金的作用机理,比如对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推作用,还有外部牵引的作用,因此引导资金对于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其次,通过现有的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8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目前财政引导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总体规模不大,引导资金投入企业的规模标准不明确;项目建设进度有快有慢,建成投产率较低;一些企业对引导资金需求性不大,需要进一步创新扶持方式;实施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未完工企业亏损,影响项目完工进度及预期利润水平;制定设计不够科学,入围企业把关不严格;对企业监管不严,后期跟进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在研究中的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充分发挥引导资金专属功能,进一步加大引导资金投资规模;第二,认真做好资金使用的跟踪评价,进一步提升引导资金的绩效水平;第三,不断健全资金分配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第四,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导向效应,进一步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第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管理,完善一体化的绩效管理体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财政引导资金 绩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44;F812.4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导论10-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6
  • 1.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综述11-14
  • 1.2.2 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14-15
  • 1.2.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述15-16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18-19
  • 1.4.1 可能的创新点18
  • 1.4.2 存在的不足18-19
  • 2 相关理论基础19-30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19-24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19-20
  •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20-24
  • 2.2 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24-30
  • 2.2.1 财政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24-26
  • 2.2.2 财政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机理26-30
  • 3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运行情况及绩效评价30-45
  • 3.1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运行情况30-35
  • 3.1.1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投入现状30-31
  • 3.1.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使用情况31-35
  • 3.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绩效评价35-45
  • 3.2.1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现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35-40
  • 3.2.2 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绩效评价40-45
  • 4 完善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引导资金支持的对策45-50
  • 4.1 充分发挥引导资金专属功能,进一步加大引导资金投资规模45-46
  • 4.2 认真做好资金使用的跟踪评价,进一步提升引导资金的绩效水平46-47
  • 4.3 不断健全资金分配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47
  • 4.4 充分发挥引导资金的导向效应,进一步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47-48
  • 4.5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管理,,完善一体化的绩效管理体制48-50
  • 5 结论与研究展望50-52
  • 5.1 结论50
  • 5.2 研究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展鲜花茶前景看好[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2期

2 高天;铝轮廈正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J];铝加工;2004年05期

3 周良洛;;以新兴产业来激发地区创造活力[J];前线;2006年12期

4 ;新兴产业发展也要严防“过剩”[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8期

5 ;特色:新兴产业发展之魂[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09期

6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7 ;领导、专家“把脉”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05期

8 潘利;;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选准突破口[J];广东经济;2010年06期

9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新湘评论;2010年11期

10 ;连云港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J];江苏建材;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浙;;加快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影;贝绍军;赵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3 赵瑾璐;李梓伊;;北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刃刚;;河北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意义、条件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春东;张露露;;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延年;;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小波;;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思考[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学仁;范益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娟;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N];大庆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3 童海华;期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花新年绽放[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时飞;新兴产业撬动新增长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王晓明;刘峰:新兴产业是否过剩,资本会自行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郑英;市政协举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政情交流会[N];江阴日报;2010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郭铁成;从新兴产业的规律出发制定有效政策[N];科技日报;2010年

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蔡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国际视野[N];南方日报;2010年

9 中山大学教授 王s

本文编号:335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35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2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