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群体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取样偏差

发布时间:2018-04-22 15:46

  本文选题:群体决策 + 信息取样 ; 参考:《心理学报》2001年01期


【摘要】:一般认为,决策群体的优势是能综合各个成员拥有的不完整信息,,形成对所有决策备择方案的无偏差的认识,从而作出最佳选择。但“群体讨论中的有偏差信息取样模型”认为,群体在决策中往往表现出倾向于讨论两种信息:(1)各成员讨论前都拥有的信息;(2)支持成员在讨论前所偏好的信息。该实验通过模拟人员选拔决策形式的实验室实验,对这一模型的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群体选择了一开始受到大多数成员支持的候选人,而非实际的最佳人选;群体讨论非但未纠正,反而加强了成员对候选人原有的歪曲印象。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advantage of the decision making group is to synthesize th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ossessed by each member, and to form an unbiased understanding of all the alternatives for decision making, so as to make the best choice. However, the "sampling model of biased information in group discussion" holds that the group tends to discuss two kinds of information: 1) the information that each member has before the discussion and supports the information that members prefer before the discussion. The hypothesis of this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of simulating the form of personnel selection deci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ity of groups choose the candidate who is supported by the majority of the members at first rather than the actual best candidate, and the group discussion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 original distorted impression of the candidate, but also strengthens the member's original distorted impression of the candidat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杭州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797023) 中国国家科委项目
【分类号】:C9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俊康;考虑偏差时的样本轮换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夏葵,朱桂云;基层信用社现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理论观察;2005年02期

3 沙占华;;新农村建设中的偏差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赵全兵;萨茹拉;;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及矫正[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06期

5 田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文献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3期

6 顾君剑;;项目后评价中的常见偏差及其标准化应对措施[J];标准科学;2010年12期

7 张荷观;分子已知情况下的比率估计量[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杨方琳;;四川古镇旅游形象定位存在的问题[J];消费导刊;2008年02期

9 闫晓萍;;企业绩效考评的偏差及其修正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杨静;;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偏差[J];知识经济;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全全;;群体决策的信息取样系列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李录书;;Fuzzy偏好关系及其在群体决策中的应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李守伟;;风险决策中的群体决策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4 邢晓玲;;确定电机底脚孔位置度的方法[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文坤;刘家诚;;群体决策中非二元性选择问题的最小决定集[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马英;方平;陈燕;杨薇;;情绪预测偏差与决策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范正勇;盖新华;;供热流量偏差的分析与处理[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8 张芳玮;杨志军;;汽包液位偏差的消除与治理[A];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周永道;宁建辉;宋谢冰;;Lee偏差及其在试验设计中的应用[A];2007均匀试验设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娄少华;吕东辉;黄羽雪;杨印生;;我国转基因大豆期货价格形成偏差的实证研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银行高级专员 何志成;数据偏差不应太大[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陆慕寒;“名单公案”背后的行动偏差[N];中国纺织报;2010年

3 广东建设报记者 邓新灵;偏差确实存在 质量没有问题[N];广东建设报;2010年

4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党国英;村庄整治应避免出现两个偏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记者 薛亮;避免出现政策解读偏差[N];金融时报;2011年

6 ;美最新研究表明恐高与感知偏差有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朱恒鹏;重视偏差 对症下药[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吴学安;纠正制度偏差,释放“个体户”创富激情[N];中国审计报;2011年

9 ;“群体决策”可能风险更大[N];人民政协报;2003年

1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承文;从科学发展看“群体决策”[N];中国航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爱莲;任务特征、动机及能力对大学生事后偏差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慰慰;模拟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及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立波;近距离导引段交会轨迹安全性的定量评价和设计优化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欧祖军;部分因析设计的最优折叠反转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细香;基于二元语义模糊语言偏好表示的群体决策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6 董玉成;语言环境下群体决策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7 唐煜;均匀设计的组合性质及其构作[D];苏州大学;2005年

8 文泽军;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多工序制造过程稳健设计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周轩伟;群体决策和多目标决策的若干理论和方法[D];上海大学;2004年

10 何贵兵;群体动态决策的适应性行为及其内隐学习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桂智华;工艺偏差下的电源地网络快速仿真分析方法[D];复旦大学;2011年

2 胡欢;不同反应形式下言语偏差抑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李斯克;面向多工序加工系统的加工尺寸偏差建模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孙敏;认知活动双加工过程的非理性偏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建元;化工过程HAZOP仿真及引导式辅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蕴韬;应对方式和卷入程度对维持现状偏差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0年

7 胡明月;群体决策可视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鹏;群体决策中若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9 张艳艳;群体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0年

10 张杨;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沟通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87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787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