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扶贫与社区发展——贵州省两个扶贫发展项目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参与式扶贫与社区发展——贵州省两个扶贫发展项目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参与式扶贫以农户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通过赋权,让社区和村民参与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组织管理,村民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促进了村民的能力的提高及社区自力更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促进了项目运作机制的建立、社区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从而为扶贫项目和贫困社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要真正实现赋权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经过多方努力才能达到。
【作者单位】: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参与式 赋权 扶贫模式 社区发展
【分类号】:D669.3;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贫困问题的新特点,扶贫效果、扶贫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对扶贫理念、扶贫模式、扶贫开发机制的创新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日益重视,对扶贫对策的研究从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洪大用;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J];江海学刊;2002年02期
2 刘家强,唐代盛,蒋华;中国新贫困人口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3 屠国玺;;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权利缺失[J];生产力研究;2006年09期
4 原华荣;生产性贫困与社会性贫困[J];社会学研究;1990年06期
5 邱泽奇,李守经;中国乡村贫困现实解释之尝试[J];社会学研究;1992年05期
6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宇新;;参与式预算: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探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9期
2 陈金英;;城市社区建设离“参与式治理”有多远——评《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6期
3 刘敏婵;;国外社区组织性质的演变对我国NGOs的发展引起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9年01期
4 虞崇胜;;解读“权为民所赋”[J];同舟共进;2010年12期
5 涂少彬;;民族团结的法理:自由主义的逻辑、条件与限度——以加拿大魁北克分离意见书及其分离权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陈奕敏;;参与式预算的温岭模式[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5期
7 蒋本国;参与式民主理论初探[J];学习与探索;2002年06期
8 邓贤明;;政府赋权与民众争权[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9 郑庆杰;;互补与赋权:中国多元养老模式的再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毛绵逵;李小云;齐顾波;;参与式发展:科学还是神化?[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金玲;高雪玉;;赋权于女商业性性服务者:工作与经验[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陈朋;;地方政府创新实践:政府与社会的共同作用——浙江温岭民主恳谈实践的案例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静华;;中国参与式民主的新发展——公共预算改革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浅谈[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缪青;;和谐社区与公民文化[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5 傅琼;赵宇;;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社会管理体系研究——以“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兆英;;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天飞;公众参与公共项目决策过程[N];哈尔滨日报;2007年
2 马薇;无锡在社区试行政府建设“参与式预算”[N];新华日报;2006年
3 丁娟;妇女生活与参与式研究[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周锡 温岭;温岭基层民主实验升级[N];经济观察报;2008年
5 田享华;温岭“民主恳谈”纵深化:参与式预算改革推至市一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孙彬;无锡公共项目上马须过“百姓关”[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杨艺文;“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创新意义[N];北京日报;2011年
8 冯媛;赋权妇女,,最有力的发展工具[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侯志明 张凤茹;赋权于受虐妇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颜新文 通讯员 袁艳 叶秀华;景宁探索行政赋权 让乡镇“责权一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汤玉权;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贾玉娇;利益协调与有序社会[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黄慧;赋权与社区主导型发展[D];广西大学;2008年
2 池翔珠;阿拉伯裔美国人:种族歧视和政治赋权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蒋素梅;关于农村赌博问题的研究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4 漆明亮;社区参与旅游扶贫及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王立权;哈贝马斯国际人权观述评[D];兰州大学;2007年
6 陈曦;论建设性新闻舆论监督与政治制度文明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孟春生;参与式乡镇治理模式建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胡新科;基层民主发展与权利保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翠玲;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10 肖文山;社会工作对残疾人婚姻问题的干预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5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1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