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生产分包模式与管理要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生产分包模式与管理要点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路施工 沥青混合料 生产分包模式 项目管理
【摘要】:为了明确沥青混合料生产分包模式下施工承包商的项目管理重点,对沥青混合料生产分包模式进行了简介,并提出改进建议。对拌和厂地的选择、分包合同、前后场沟通、材料总量控制、小量生产单价、拌和多项目供料、计量方式、工地试验室、窝工责任等管理重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建议,以供施工承包商参考。
【作者单位】: 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道路施工 沥青混合料 生产分包模式 项目管理
【分类号】:U415.1
【正文快照】: 0引言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是沥青路面施工的关键步骤,一般由施工承包单位(甲方,后称施工方)承担。但对于中小型路面项目、维修项目或工期紧张的大型项目而言,直接采购临近施工现场的沥青拌和厂(乙方)的成品沥青混合料,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准备时间、缩短工期,并减少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毕荣珍;对工程分包中涉税财务处理的探讨[J];河南科技;2004年12期
2 柯昌君;;商品混凝土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10期
3 宿辉;丁晓欣;何佰洲;;分包合同修订工作与清单计价的协调性研究[J];建筑经济;2011年11期
4 吴立成;;通过制式合同依法提升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话语权[J];混凝土世界;2012年06期
5 张云;高星吉;杨兴国;;工程窝工索赔的法律依据及其费用补偿标准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S2期
6 张伟刚;邵军义;姜吉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联合体”监管模式探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夕沛;宗恒恒;;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人工费索赔的厘定研究——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1期
2 邓旭华;詹国良;李定安;;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J];混凝土;2011年08期
3 巫荻;;施工企业涉税会计处理浅议[J];企业研究;2011年02期
4 王敏;柯昌君;;商品混凝土常见质量事故及其责任认定[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年03期
5 彭桥;吴超;张凯峰;冯涛涛;赵世冉;支江涛;;混凝土搅拌站技术管理分析与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4年04期
6 陈丽;;建安企业分包业务纳税要点与技巧[J];时代金融;2011年12期
7 陆天增;;商品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质量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4年09期
8 廖俊燕;舒慧斌;;掺石灰石粉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旭华;NC公司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柯昌君,钟金衡;混凝土早期体积变化与裂缝的成因[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王定才;粉磨-搅拌一体化:中国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发展策略[J];混凝土;2003年02期
3 陈辉华;王孟钧;;基于博弈理论的设计施工联合体行为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年01期
4 赵平;张莹莹;张雪峰;韩更赞;;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联盟分析[J];建筑经济;2006年07期
5 邵军义;;对企业集团文化整合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军,杨光;水泥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7期
2 刘爱;沥青混合料质量分析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3 马云朗;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简介[J];市政技术;2003年01期
4 陈耀典;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2期
5 李智,徐伟,王绍怀,张肖宁;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6期
6 张淼;李凯峰;刘福坤;;浅谈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症状及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1期
7 李立寒,曹林涛,罗芳艳,郭亚兵;沥青混合料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8 蔡建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控制与配合比调试[J];山西建筑;2004年07期
9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10 王捷,吴建浩;关于沥青混合料密度测试计算方法的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3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可;史炳中;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与强度机理[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8 柳浩;李自明;李桂军;冯润;苏玉昆;李宝生;黄颂昌;秦咏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刘至飞;吴少鹏;陈美祝;;温拌沥青混合料现状及存在问题[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云龙;何唯平;;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云南普炭公路的施工应用研究[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继汇;壳牌在华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雨文;壳牌在华启动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记者 栗清振;壳牌在中国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马昭;两项研究成果国内领先[N];西安日报;2007年
6 李宝凡邋记者 王迪;沥青混合料再生修补车标准鞍山制定[N];鞍山日报 ;2007年
7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8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基于细观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苑苗苗;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周长红;沥青混合料非连续力学计算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锁利军;沥青混合料强度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常明丰;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乔英娟;沥青混合料位移场测定与流动性车辙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易军艳;基于界面行为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郭庆林;沥青混合料内部应力分布及其对粘弹性能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杨;沥青混合料多功能剪切仪的开发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朱磊;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蓝碧武;冰冻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残余寿命评估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苏明;新疆地区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张媛;基于能量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秋玲;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组成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欧阳岚;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8 谢泽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三轴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9 马翔;高速公路修复工程中多种类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汤存占;旧路沥青混合料再生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5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1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