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本文选题:航海文化 切入点:文化建设 出处:《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灿烂的航海历史和文化传统,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郑和七下西洋达到历史高度之后,我国一度淡出世界航海的舞台,并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文化体系。这种内向型的"黄土文化"在很长历史时期主导我国文化领域,至今仍潜意识的影响着国民思维。航海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唤醒国民潜在的"蓝色基因",政府作为航海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义务。研究当下航海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问题就是为了建设先进的航海文化体系,更好地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海洋强国战略、海运强国战略服务。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航海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优化我国航海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建议。在结构上,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确立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核心概念,确立论文指导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政府在航海文化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文章认为政府在航海文化建设中是航海文化体系构建的推动者、航海文化宣传的引领者、航海文化建设运行制度的构建者、航海文化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航海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并来阐明了航海文化建设的现状;第四章从政府在航海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出发,结合我国航海文化建设现状,发现了政府部门在航海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职能缺位、越位或行使不力等情况,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是为优化我国航海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航海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优化建议。其一,探索建立先进的航海文化体系;其二,加大对航海文化的宣传力度;其三,构建航海文化建设运行制度;其四,加大航海文化建设保障政策的支持力度;其五,引导航海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
[Abstract]:China has a long and splendid maritime histor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and i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the world's maritime civilization. However, after Zheng he's seventh voyage to the Western Ocean reached a historical high, China once faded out of the stage of world naviga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self-sufficient cultural system of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based on agriculture. This introverted "loess culture" dominated the cultural field of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The task of naut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o awaken the people's latent "blue gene", and the government, as the main force of navig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must bear its due responsibility and research. The problem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utical culture is to build an advanced maritime culture system. Better serve for China's "Belt and Road" strategy, "ocean power strategy" and "maritime power strategy". This paper adopt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system analysis method,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has studied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in our country,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optimizing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of our country. In the structure,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chapter defines the core concepts,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thesi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government is the promot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system, the leader of navigation culture propaganda, and the builder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navig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of the relevant policy and the guide of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maritime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o clarify the status of navig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Chapter 4th from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utic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absence of functions, offside or ineffective exercise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Chapter 5th is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is paper.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vigation culture from five aspects. First, it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dvanced navigation culture system; second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stablish the advanced navigation culture system.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nautical culture; third, build the operating system of maritime culture construction; fourth, increase the support of maritime culture construction safeguard policy; fifth, guide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maritime culture constr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0;F5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林;先进文化特质与建设先进文化[J];探索与求是;2002年10期
2 谢如明;;浅论莆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3 史砺峰;;浅谈文化消融[J];学理论;2010年10期
4 戴珩;;让东南风劲吹——发掘江苏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和价值[J];群众;2011年05期
5 罗莹;;主题·特色·和谐——浅谈单位文化建设之要素[J];世纪桥;2011年01期
6 邹百青;;“文化”让城市更美好[J];群众;2012年04期
7 陈信勇;法律的文化分析[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8 丁素;文化时代与企业现代发展[J];学习论坛;1996年04期
9 黄洁薇;;论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探求;2014年01期
10 杨文兰;;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彩霞;;南京历史文化之品格及其传承机制探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赵金凤;;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是搞好黑龙江文化产业的关键[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3 顾春红;;浅谈疗养院文化建设[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孙杰远;;文化的断裂与教育的使命[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文霞;;论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7 何星亮;;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性[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年暨都市人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路宁;;卓有成效地进行创新文化生态系统建设[A];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集粹(第一辑)[C];2007年
9 谢爱临;;文化是一种力量——遵义文化问题探析[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守祥;;论寿光的文化特质[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军;凝聚各方力量建设文化强市[N];宿迁日报;2011年
2 ;全面开创林区特色文化大展大繁荣新局面[N];伊春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林金华 驻广东记者 彭海霞;构筑国际化文化城区[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记者 周骥;让文化遗产重放光芒 促文化强市焕发活力[N];宁波日报;2013年
5 吉狄马加;对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N];青海日报;2007年
6 文化部部长 孙家正;2008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总结讲话[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固原市纪委监察局 祁强;廉政文化建设应注重做到“四个结合”[N];固原日报;2008年
8 杨婵;文化认同与文化名城建设[N];中山日报;2009年
9 暨南大学创新型城市课题组 代明 周飞媚;培植创新型城市的文化特质[N];深圳特区报;2009年
10 曹平择;让文化点击财富[N];中国财经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完德加;热贡年都乎村“於菟”仪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曾静;“瓷路”与“道路”:央视瓷题材纪录片的文化隐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晁岱宁;文化相连: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文化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樊雨辰;纺织服装企业文化特质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5 吴晶晶;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6 刘慧;山西代县民俗剪纸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郭佳琦;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文化空间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马靓;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D];新疆大学;2016年
9 李芹;中国金玉结合器物的发展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10 魏智子;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服务县域特色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73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573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