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及其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2 10:48

  本文选题:政务微信 切入点:微信公众平台 出处:《安徽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2011年,腾讯公司设计了一款新兴自媒体应用APP——微信。微信以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受到公众的热捧。在国家不断强化政务微信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建立政务微信公众号,为建设成为服务型和阳光型政府做出努力。由此,政务微信成为了一种新型政务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各种民生服务。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底,我国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0万个。然而对于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服务来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分析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服务现状,并对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信息服务质量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可行性建议,为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的不断完善和后续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指导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下满足公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服务、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概念和特征以及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其次,对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服务具有指向性强、私密性好、不易沉没和具有较好的亲民性等特点,同时对主动的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查询服务、交互式的信息服务以及跨平台的信息服务等四种方式及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然后,构建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建立了包括信息内容、易用性、可获取性、移情性以及安全性5个维度的量表,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用户对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的实际感知水平和理想期望水平,并且运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为改善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最后,介绍了改善和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质量的策略,从移情性、安全性、可获取性、信息内容和易用性5个方面给出对策,主要包括增强互动能力、加强监督监管措施、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信息质量以及提高人性化程度等。
[Abstract]:In 2011, Tencent designed an app, WeChat, a new self-media app. WeChat is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because of its huge advantages.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established Government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to make efforts to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and Sunshine government. As a result, Government WeChat has become a new typ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The data show that by the end of 2015 years, Official account has more than 100, 000 people's livelihood services. However, for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on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of government affairs is carried out, so as to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wit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public platform of government affairs WeChat and the direction of its follow-up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the "Internet" era to meet the public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need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WeChat,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econdly,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of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the public platform of government WeCha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directionality, good privacy, difficulty to sink and good affinity to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the initiative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and the individualized information query service. The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the cross-platform information service are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re analyzed. Then,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of the governmen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s constructed, which includes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the ease of use, and so on.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to collect the actual perceived level and ideal expectation level of users'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on the public platform of government WeCha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s five dimensions: accessibility, empathy and security. And use SPSS and Excel software to collect the data to carry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draw the conclusion,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of the public platform of government affairs WeChat. Final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and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quality of the public platform of WeCha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rom five aspects: empathy, security, 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content and ease of use, mainly including enhancing the interactive ability,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measures. Expand propagand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human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红岩;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浅见[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李霞;谈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与创新[J];兵团党校学报;2003年01期

3 顾丽红;挑战与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唯实;2004年10期

4 蔡冬梅;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品牌的探讨[J];政法学刊;2004年04期

5 吕建能;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傅乃萍;;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J];福建理论学习;2006年09期

7 武文捷;;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8 秦延新;;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几点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9 倪文敏;;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吕光远;;论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关系[J];世纪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毅;;网络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2 顾平;;新时期深化改革县(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探讨[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3 段丽萍;黄平;;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洁;于安伦;孟宪景;;再论网络时代的图书馆信息服务[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张效赤;;面向21世纪的高校社科信息服务[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6 王彦君;;试论市场经济下的信息服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郑微;;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服务[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8 周慧玲;;从信息社会谈图书馆的信息服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杨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走向[A];海峡两岸资讯服务与教育新方向研讨会大会交流论文[C];2002年

10 孙德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思路[A];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4月以来表现较好的信息服务类股票[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綦悠悠;黑龙江联通全面推进信息服务专项整治[N];人民邮电;2007年

3 朱笑茜邋郁芬;大学生村官信息服务工程启动[N];新华日报;2008年

4 ;加快信息服务建设,,迎接“新经济”挑战[N];国际商报;2000年

5 ;信息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6 张春滨;中国产业信息服务平台上线[N];国际商报;2014年

7 记者 侯云龙;政企信息服务500亿市场将开启[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王蕾;南京上半年软件和信息服务实现收入超1500亿元[N];中国工业报;2014年

9 通讯员 陈仕伟;成都 采购老年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张伟宾 房宁;建好村级站 打通信息服务“乡间路”[N];农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宝国;宽带网络、信息服务与中国经济增长[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2 郑瀚;面向农户的村域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3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欧洁;联合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2年

5 伍淳华;智能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中效用的产生和体现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华;信息服务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宋树清;建设领域信息服务产业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张蕊;信息服务网络营销策略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滕雪宏;基于服务蓝图的信息服务流程建模与优化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瞿翔;SoLoMo概念下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金玲;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郎惠彬;档案中介机构的信息服务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8 吕步篷;温州市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战腾;微信公众平台的研发与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实践[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杜恺;上海体育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的传播模式及特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700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00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