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基于公共性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8-04-29 17:52

  本文选题:全球公共危机 + 全球治理 ; 参考:《国际观察》2016年02期


【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公共危机,全球治理彰显了一种新的公共性的特征。在政治权威方面,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危机治理之中,带有公共特点的私有权威正在公共治理中崛起;在公共领域方面,公共性不再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全球社会和全球公共领域之间的疆界变得复杂;在公共产品方面,公共性超越了普通公共产品所带有的工具性和经济意味,更多地体现为公共实践。由此可见,公共性在全球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但这种公共性已不再需要对其设置特定的边界,它正逐步演变为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实践,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回归。其中,中国也努力通过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负责任地提出了"中国方案"以及参与或主导建立若干全球性机制等实践,推动公共性在全球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扩大。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global public crisis, global governance highlights a new public feature. In term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ctors are more and more involved in crisis governance, private authority with public characteristics is rising in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public sphere, publicity is no longer the core of social lif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global society and the global public sphere become complex; in the aspect of public goods, the publicity transcends the instrumental and economic meanings of the common public goods, and is more embodied in public practice. It can be seen from thi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ity in global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 but this publicity no longer needs to set specific boundaries, it is gradually evolving into a series of practices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This is another form of return. Among them, China has also mad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publicity in global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by providing public goods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utting forward the "China Scheme" responsibly and participating in or lea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global mechanism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基金】: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BZZ006) “华与罗世界文明与比较政治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丹;;全球危机治理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J];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志刚;王安秋;;纳米技术善治的“第三种力量”——非政府组织在纳米伦理讨论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4年15期

2 赵军锋;金太军;;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演化逻辑——基于治理网络的视角[J];学术界;201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解蕾;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应急处理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汪炜;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际防艾合作:挑战与对策[D];暨南大学;2011年

3 姚瑶;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叶士春;试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D];外交学院;2010年

5 杜茜;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多元参与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张亚伦;关于社会组织在灾害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吴碧云;从12315行政维权实践看食品安全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卢静;;全球治理:地区主义与其治理的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2 李海东;;从边缘到中心: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J];美国研究;2009年02期

3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面对公共危机,你该怎么办?[J];中国保安;2004年08期

2 王晓成;论公共危机全球化趋势[J];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石英华;转轨时期的公共危机与政府管理[J];财政研究;2004年08期

4 安建增,何晔;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作用的探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董平;郭瑞鹏;王永军;;公共危机发生理论及诱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2期

6 常鸣;;公共危机最能检验“忧患意识”[J];发展;2006年01期

7 刘卫;;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信息管理[J];统计与决策;2006年05期

8 陈雪平;;政府:如何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6年01期

9 黄顺康;;论公共危机预控[J];理论界;2006年05期

10 张维平;;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勋;;国外多元化公共危机服务协力供给的基本做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克明;;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树立[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鹏;;我国社会转型期灾害性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戴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与应对[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祖荣;;治理与善治语境下公共危机的多元共治模式[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康丽霞;;关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绩效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江;;应对公共危机的未来领导力[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2中国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三届党政与企业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2年

8 邱菀华;;序言[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9 赵远萍;闫强;舒华英;;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模型及仿真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建勋;;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及其提供问题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金芳;公共危机要公共面对[N];安徽日报;2005年

2 林金芳;公共危机,,不仅是公共部门的事[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3 林金芳;应对公共危机不仅是公共部门的事[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张荣旺;企业如何应对公共危机[N];中国经营报;2005年

5 林金芳;公共危机不仅是公共部门的事[N];中国信息报;2005年

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吴妙琴;宗教在公共危机中的角色与功能[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范艳;艾学蛟:四刀“割”掉企业公共危机[N];粮油市场报;2012年

8 记者 庞磊成;掌握传播规律 应对公共危机[N];潮州日报;2014年

9 林金芳;公共危机治理是大家的责任[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10 钟健夫;企业在公共危机中如何做品牌营销[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拓;公共危机伪信息复杂性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经戈;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模式及其信息分享结构的验证[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黄R

本文编号:1820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20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