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民生视域中西政治认同经验的中国启示

发布时间:2018-08-21 20:16
【摘要】:政治认同作为现代性命题,中西现代化进程均未停止对其孜孜以求的探寻。从民生视域审视中西政治认同的经验,不难发现,中国民生政治与西方福利政治是中西政治认同获得的时代解答。基于民生建设的三大面相(经济民生、权益民生、文化民生)、政治认同的三大支撑(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在汲取中西政治认同经验中努力实现福利缺场向福利在场转换、臣民政治向公民政治转换、文化势差向文化正义转换是民生视域中西政治认同经验的中国启示。
[Abstract]:Political identity as a proposition of modernity,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s not stopped its assiduous 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out that Chinese people's livelihood politics and western welfare politics are the answer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identity. Based o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economic people's livelihood, rights and interests, people's livelihood, cultu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three major supports of political identity (interest identification, system identity, In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identity, 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welfare lack to welfare presence, from subject politics to citizen politics, and from cultural potential difference to cultural justice, which is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生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研究”(14CKS011)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专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研究”(MYZY201608)阶段性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9批特别资助项目“国家建构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研究”(2016T90185)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文化正义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研究”(2015M571224)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资助项目(YQ201503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士云;;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楠;;民生视域中西政治认同经验的中国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张琳君;张帆;;在学校职工福利工作中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思考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16年S1期

3 韩万权;;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现状分析[J];商;2015年47期

4 武香君;钟亮;;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J];决策咨询;2015年01期

5 罗国庆;张琳涛;潘红;;论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现状及发展路径[J];青春岁月;2014年11期

6 冯延超;;新中国企业福利费用会计核算的历史演进[J];会计论坛;2013年02期

7 郑青;夏国永;;社会福利可持续发展的生长机制及培育路径[J];长白学刊;2013年06期

8 宋士云;;中国职工福利制度的回顾与展望[J];理论学刊;2013年01期

9 吴军民;;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演进:经验、问题及下一步行动[J];理论与改革;2012年03期

10 高灵芝;;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下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兼论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J];东岳论丛;2011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成海军;;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5期

2 宋士云;;新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变迁[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01期

3 窦玉沛;;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J];社会福利;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年12期

2 杨金刚;现代化进程中政治认同的危机与转型[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张江华;;政治认同与党的长期执政[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年05期

5 孔德永;;对转型时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重构模式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6期

6 丁忠甫;;论基层的政治认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孔德永;;政治认同的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薛中国;;政治认同概念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现代政治认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治意义[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自强;;“创造性政治”视角下农民政治认同的现代性转换[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2 周敏凯;;政治认同建构与和谐社会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3 方旭光;;政治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袁文伟;;扩大公民权利 强化政治认同[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中国;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白乐;学者建议 欧洲公民学习欧盟语言促进政治认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齐卫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接续”与“重构”[N];学习时报;2012年

4 黄铸;中华民族应该坚持何种政治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孔德永;动态理解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陈春燕 戴玉;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途径[N];吉林日报;2010年

7 王岳川;精神对峙与价值滑动[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李欣宏 刘佳祥 田长春;信息化条件下心理动员面临新挑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9 记者 姚学文;创新活动载体 力戒形式主义[N];湖南日报;2009年

10 扬州市江都区法院院长 袁江华;核心价值观促进法院科学发展[N];江苏法制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华;对政治认同的功能和资源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孔德永;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刘贝贝;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元修成;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薛中国;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贝贝;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冰冰;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波辉;转型期中国政治认同重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璐;利益、制度与价值—政治认同的逻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孟令辉;城乡政治认同比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志超;网络空间中公民政治认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高雅;政治认同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俊;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村干部政治认同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9 李海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党的政治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10 雷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6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196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