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0 08:53
【摘要】:2009年8月,国内门户网站新浪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凭借着即时、开放、便捷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公众的认可,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应用。与Twitter相比,国内微博在功能上做了一些调整,将社交网络与信息发布平台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在保留了通信、社交功能的基础上,微博加强了其媒体与传播功能,这使得微博的社会性得到彰显。而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频频涌现,旧有的社会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创新迫在眉睫。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在于还社会以自治空间,更强调社会力量的自我管理。微博能够提供一个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也能够唤醒民众的公民意识,激发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同时,微博所具有的低门槛特性使得它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便利。微博在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上将发挥不可小觑的力量。本文从微博所形成的新型传播方式、传播格局对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入手,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承担的角色与功能进行探析。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对象,微博呈现出虚拟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微博平台提供商以及微博用户三方共同努力解决。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工具,微博不仅是社会压力减压阀、各方意见汇聚博弈平台,同时也扮演着社会管理创新主体联系纽带的角色。本文从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三个层面对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功能进行阐释。认为微博在政府层面主要发挥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重塑党群干群关系以助推廉政建设、发挥动员潜力以协同社会各方力量以及引导网上舆论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大功能。在社会组织层面,主要发挥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反映各方利益诉求以及填补政府服务不足的功能。在公民个体层面,主要发挥唤醒民众公民意识、调动公众参与热情,推动社会自治的功能。文章最后对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Abstract]:In August 2009, the domestic portal Sina launched "Sina Weibo" internal test version, with the advantage of instant, open and convenient, it won public recognition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became the most popular application on the network. Compared with Twitter, Weibo has made some adjustments in function, bringing the concept of social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publishing platform into full play. On the basis of retaining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s, Weibo strengthened his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functions, which made the social nature of Weibo manifest. Chinese society in transition is facing more complicated social environment than ever before.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ccumulat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blems frequently emerge, the old social management concept has been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urgent. The emphasis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lies in the autonomous space of society and the self-management of social forces. Weibo can provide a platform for mobilizing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management, arouse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and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Weibo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ow threshold, which makes him have a good mass base, which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Weibo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newal of social management concept and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styl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new communication mode formed by Weibo and the challenge of communication pattern to social management, and makes comprehensive use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sociology.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Weibo in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are analyzed by multi-disciplinary theories such as management. As the object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Weibo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ctitious, open and complex,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by the government, Weibo platform provider and Weibo user together. As a tool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Weibo is not only the pressure relief valve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plays the role of the connecting link of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Weibo's function in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government,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individual citizen. Weibo thinks that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he mainly exert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to resh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dre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clean Exerting mobilization potential to coordinate social forces and guide public opinion on the Internet to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t the level of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main function is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social organization, to reflect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nd to fill in the insufficiency of government service.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citizen, the function of arousing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arousing the enthusia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romoting social autonomy is brought into play.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eibo's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points out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红霞;张文彬;;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2期

2 周红云;;理解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体制:一个角度和框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3 郭焕龙;;话说社会管理[J];前线;2009年11期

4 杨利登;;以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宁波通讯;2010年10期

5 董娟;;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04期

6 宋光宝;;社会管理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J];今日浙江;2011年03期

7 董娟;;回顾与反思:当前我国社会管理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什么重大意义?[J];理论导报;2011年03期

9 范国振;;社会管理创新的误区[J];南风窗;2011年09期

10 乔子鲲;;社会管理需读懂人性大文章[J];理论参考;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寿龙;;社会管理与政府创新[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仲伟金;;浅谈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陆文荣;;社会管理:作为实践和概念[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任映红;;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斯国新;;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下的维稳工作思路研究——基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情况分析[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正海;赵更吉;关立力;;社会管理责任分解初探[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7 靳环宇;;社会管理创新的传统审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齐冬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竞业;;“社会管理”概念的阐释与重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魏向前;;制度创新:寻求社会管理的治理之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原副主委 黄舜;浅论社会管理[N];江淮时报;2007年

2 记者 邓帆 实习生 白岩灵;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N];焦作日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比较行政法研究所所长 杨建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路径与价值分析[N];检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唐晓征;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N];眉山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占军;明确目标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突破[N];开封日报;2010年

6 胡水君;从民主法治视角看社会管理创新[N];学习时报;2010年

7 庞晓蓉;紧紧围绕社会管理三大问题 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调研[N];青海日报;2010年

8 无锡市滨湖区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王刚庆;“五个坚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李代祥;把社会管理融入服务之中[N];张家界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王君远;市法院能动司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N];泰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大为;公平和秩序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取向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海江;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曦;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成国;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田玉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澍;社会管理转型:从管控主导转向激活社会和促进民生[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百花;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马克思主义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高健;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10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鹤方;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4年

2 庞博文;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蔡莹;舟山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年自组织的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朱琳;社会管理软实力的构建思路和操作建议[D];复旦大学;2013年

5 陈娟;苏州市吴江区社会管理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乐晓佳;四川富顺县富世镇创新社会管理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洪武;社会管理视域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8 俞陈群;新昌县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9 邓珊珊;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建明;社会管理创新中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本文编号:2282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82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5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