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视角下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
[Abstract]: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i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transformation, one of the changes is the emergence of the "individualization" trend.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ividual development mode and performance, the current trend of "individualization" has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reduction of the social public sphere, the loosening of the soci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meaning of individual self-decision-making.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dispelling tradition" and "de-collectivization"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izati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in ethnic areas has new social images and new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dividualiz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ation 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in minority areas, analyzes its causes, and probes into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adaptation of reservoir migrants in the context of individualized society. Taking the weakening of social relations, the utilitarianism of 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determination" as the basic analysis dimensions,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of individualized society to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in minority areas.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combs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zed society" and its theoretical origin,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e second part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society 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in minority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ization theory, which highlight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egocentrism" on the orientation of immigrant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ization. The third part is based on the social risk caused by individualized society, aiming at the social reality of reservoir immigrant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discusses th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reservoir migrants in minority areas to cope with individualized influenc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连成;浅谈水库移民散迁安置的利与弊[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1期
2 陈绍军,施国庆;水库移民监理探讨[J];红水河;2000年04期
3 黄煜,施国庆;水库移民遗留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J];水利经济;2000年05期
4 欧阳锋,陈肖葱;统计报表与水库移民管理[J];中国统计;2001年02期
5 陈绍军,高渭文,周魁;水库移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张俊生;国外水库移民的费用补偿[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06期
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报告的通知[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3期
8 ;水利电力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报告[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3期
9 ;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广东省维护水库移民土地山林房产权属的若干规定》的通知[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3期
10 ;广东省维护水库移民土地山林房产权属的若干规定[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S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刘宜霞;郑根保;;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恢复状况的测度研究[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2 肖世平;袁锦明;;水库移民与堤防移民的异同性[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联德;;水库移民新政策探讨[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4 李樝;周永章;;水电开发项目水库移民的社会效应分析——以西电东送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恢复水平界定的研究[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6 陈德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水库移民后扶工作[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7 刘峻德;胡宝柱;;水库移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评价的实践[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8 胡显谋;;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走“三生文明”协调发展之路[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9 陈德政;;以人为本 以农为主 切实做好清江水库移民外迁工作[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10 陈联德;;水库移民政策创新探讨——“移民是政府行为”的反思[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国庆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邵东国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从保障水库移民权益看政府“角色”的转变[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粤水婷;“十一五”广东安排28亿安置水库移民[N];广东建设报;2006年
3 记者 张永熙 通讯员 粤水婷;投入28亿元安置水库移民[N];广州日报;2006年
4 记者 胡丹;我市收看全省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实施电视会[N];黄冈日报;2006年
5 陈清浩 粤水婷;广东25万水库移民喜迁新居[N];南方日报;2006年
6 苏建平邋李树松 杨勇山;盘道水库移民搬迁工作完成[N];青海日报;2007年
7 丁振;武国定:把水库移民登记工作做实做好[N];驻马店日报;2006年
8 记者 胡丹 通讯员 黄灿标;我市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注重解决“民生问题”[N];黄冈日报;2007年
9 记者 张晓黎 通讯员 魏东岩;水库移民将获扶持资金[N];长春日报;2008年
10 李政志;大方县将对水库移民进行劳务输出培训[N];毕节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佳宁;水库移民交易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廖蔚;水库移民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美晶;水库移民无形损失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苏俊m";水库移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文涛;水库移民文化信息工程—村服务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游;“个体化”视角下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社会适应的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董庚;山西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晨敏;水库移民补偿政策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冯金宝;水库移民管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石恒艮;水库移民政策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宋雯;水库移民养老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罗军;大(中)型水库移民长效补偿与安置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6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9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