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评价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行为模式分类与行为强度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0
【图文】:
图1-1研宄技术路线图逡逑.邋2研究方法逡逑鉴于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本研究将贯彻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原则,通过定性与定量,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探讨考核评价中地地方政府行为。具体的研宄方法如下:逡逑(一)文献研究法。大量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考核评价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文献详细了解我国地方政府考评行为的实际情况,梳理和评述既有的研究成果,深刻方政府考评行为的前沿理论。逡逑(二)问卷调查法。设置一定的情境,测量被试在情绪和行为意愿上的不同反将所得的结果进行结构方程建模,以期对地方政府考评行为进行一个整体和完。本研宄就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公共部门公职人员展开对考评的认知、判断的调文“地方政府考评行为”的模式分类提供数据支持。本文以珠三角地区公共部门
作风考核、部门效能建设评价等,有针对个人的领导干部考核员的评优评先进等,有针对项目的党建考核、生态文明项目评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体系,涵括的内容较为广泛[34]。地方政府作其考核评价是政府考评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所探讨的地方政政府各种管理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为政府考评体系逡逑个在有限理性制约下不断演化变动的生命体[35],因此我们在研的理性(价值体系)、组织的环境(组织体系)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地方政府考评作为一个复杂的评价过程,其内在法三者的影响,其中考评价值塑造考评行为的动机并引导其方选择提供了环境和交互基础,考评技术为考评行为提供载体
图2-2地方政府考评行为的分析框架逡逑论的规避行为逡逑制度风险。1986年,学者贝克首次提出“风险社会风险与风险社会的含义及特征[39],1921年经济学家”,引用统计学的概率方法来研宄风险,随后,吉涵义引申到了社会理论范畴,明确提出了邋“制度性会风险归根结底是制度性风险,他们认为经济、政障,一旦制度缺失,将导致制度性风险。地方政府预期顺利有效地实施,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治理创预期设想有所偏差,将会使得地方政府考评过程中潜中,制度即考评体系的规则与标准,由于经济、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君;张光进;赵书松;;绩效考核政治研究述评与展望[J];经济管理;2015年06期
2 米恩广;张莹丹;;政府“共谋”现象的生成机理——基于组织社会学理论的一种思考[J];理论探索;2014年01期
3 阎波;吴建南;;问责、组织政治知觉与印象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情境下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3年11期
4 任懿平;;从绩效考核浅析我国公务员考核工作[J];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10期
5 徐礼来;闫祯;崔胜辉;;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6 艾云;;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 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J];社会;2011年03期
7 倪星;杨君;;经济奇迹、转型困境与地方官员纵向共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9 周志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1期
10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项峰;地方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丛群;滁州市政府绩效考核评估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孔德春;我国政府绩效考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83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8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