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1:36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入拓展和发展完善,为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和应用基础。而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推广,又进一步影响作用于互联网,推动着新网络媒体加速创新和广泛应用,从而使得网络舆情信息更加开放、多样、传播迅速,在提高网络舆情治理的难度同时,也给政府治理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当前,我国政府在进行网络舆情治理面临不少困境,主要是治理思维滞后、治理方式不科学、监控体系不合理、应对和引导不到位等。针对治理难点,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从更新思维理念、深化技术运用、健全管理机制和创新引导模式等方面,创新拓展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新举措。政府要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思维,准确把握大数据的价值定位,促进运用大数据技术治理网络舆情的观念转变。要从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制定舆情数据标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拓展运用大数据技术治理网络舆情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网络舆情治理效益。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健全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包括“收集、预警、研判、处置、评估”的全过程管理,规范网络舆情管理和应对,提升政府部门实际治理能力。要从重构网络舆情作用主体、抢占网络舆论先机、提升主流媒体话语权和用好网络意见领袖等方面,创新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模式。
【学位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30
【部分图文】:

公共危机,利益相关者


这种舆论传播模式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网络,才能实现网络舆论传播影响的倍增和放大;其次,体覆盖广泛的受众,并迅速传播,以吸引受众,扩大信媒体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受众的忠诚度 2.3 相关理论关者理论及其影响者理论,网络舆论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发成网络舆论 同时受网络舆论发展和管理过程影响的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同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身份 情感 意志 态度网络舆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 利益攸关方的作用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于欢案发展图

指数,舆情,百度


山东省高院判处于欢有期徒刑 5 年 图 4.1 于欢案 发展图4.2 舆情发展形势分析本文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对 于欢案 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进行重构,首先通过百度搜索确定该案舆情高发期,如下图所示,主要是 3 月 23 日至 29 日 再通过百度指数和新流微指数获取该段时期媒体转发 网友热议等数据,分析 于欢案 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脉络,研究该案的传播趋势及路径 媒体报道的关注点 网民话题的聚集点 关注人群的特征等,试图通过这个典型舆情案例的得与失,研究探索运用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连铁;郑雪芳;周姣;;秦皇岛网络舆情监测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年08期

2 沈阳;吴荆棘;;基于复杂因子的网络舆情推演研究[J];情报学报;2013年12期

3 李璟;;网络舆情的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07期

4 邱少明;;如何科学引领网络舆情[J];新重庆;2012年07期

5 王瑾;;政府关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研究[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5年02期

6 李森红;张雯;;网络舆情的生成与应对[J];蚌埠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7 王新菊;;科学引导网络舆情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张鸣;陆怡;朱慧;;检察院自身建设中的涉检网络舆情问题浅析——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为例[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昱杉;李凤全;王天阳;朱丽东;叶玮;;网络舆情信息扩散中距离的影响——以新浪微博“九寨沟地震”事件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10 朱小宇;;突发事件不同网络舆情峰值型原因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琴;突发自然灾害网络舆情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李诗悦;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高唯;基于链路相似的虚拟空间与对应交易空间融合度研究分析[D];上海大学;2018年

4 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王根生;面向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演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高俊峰;网络舆情场形成机理及信息受众观点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万源;基于语义统计分析的网络舆情挖掘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蕾;网络舆情信息与现实交易行为的映射关系研究与应用[D];上海大学;2016年

10 于淼;社交网络舆情传播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先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点检测与预测技术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2 谈敏;负面网络舆情应对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邱霞;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4 黄灵灵;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5 邹懿;突发事件微信微博舆情治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6 丁洁苒;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特点与应对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7 石怀静;微传播环境下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8 刘雅梅;基于责任清单制度的网络舆情政府监控问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9 赵雅甜;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情感特征及引导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10 徐康;宿迁市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7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37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f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