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视频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18:5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5G通讯技术不断成熟,移动短视频也异军突起,成为内容传播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作为新兴城市媒介,移动短视频逐步成为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工具,并对城市软实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在城市化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恰当把握移动短视频的内容法则与传播模式,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也是一个时代挑战。文章在对移动短视频和城市形象的概念、特性等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梳理移动短视频作用下城市形象的呈现特征。研究发现移动短视频作为城市媒介,与其它传统媒介、包括与以往意义上的传统短视频媒介在内容、传播模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移动短视频作为公众范围内普及的器官媒介,改变着城市网络形象,也重塑着现实中的城市空间。为明晰二者互动过程中的传播原理,笔者通过5W模式系统归纳了移动短视频作用于城市形象的传播环节。在效果分析环节,笔者针对受众通过移动短视频作用于城市形象的认知、接受、互动,以及受众对网红城市的体验度等效果调查,考量了移动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作用效果。调查发现,受众通过移动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移动短视频平台矩阵概览综上,移动短视频的概念为:通过移动端智能手机安装的手机应用端口发布
硕士学位论文11图2.1承接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演变2.1.2从精良广告到普世创作的城市形象短视频从1999年山东威海在央视发布第一个城市形象广告,到2019年移动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建构起到建设性作用,已经过去了20年的时间。城市形象得以大规模注入,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商品经济水平与城市化进程。表2.1城市形象类短视频的发展阶段分析时间动因成果1999-2003改革开放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影响短视频诞生2000-2007“中国城市魅力展示”等大活动评选城市形象短视频百花齐放,形成区域成熟2013-2018奥运会成功举办城市形象短视频呈现出国际影响力2018-现今移动短视频平台发展城市形象短视频传播形态巨变由上表可见,短视频是国家、城市经济、媒介技术和受众接受手段不断发展的产物。短视频在不同阶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只有整个城市形象广告行业从表面的、直接的刺激经济或者旅游这样的方式转向挖掘城市内涵,追求城市整体的综合的形象,这个时候,城市形象广告的才能变得更加深刻有内涵。①发展初期的“短视频”因高额的广告费用而恨不得缩减秒数,内容多为城市的名川大山、高楼大厦、风土人情的掠影等。也有以记录性见长,时长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广告,如张艺谋导演的城市广告纪录片中具有典型性的时长5分钟的《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此短视频纪录片以故事带入在网络上获得了超高点击量,成都借此不仅在电视,也率先在传统网络平台上“火”了一把。而当前的城市形象传播,则真正地是以移动短视频为器官媒介而普遍出现的。城市形象类短视频在这里去除了桎梏和门槛,真正实现了大众化、多元化、普遍化,城市形象得以在创造、传播中形成。①匡小娟.中国城市形象广告发展演进研究——基于国内36个城市的?
局剧变,新型的时空法则正在形成。空间不单单是一个实体,更表现为动态且多维层次。空间也并非是静止的,它在各种媒介的影响下流动起来并充满活力。而空间的流动效率高低,最重要的是掌控其空间形象的媒介信息流动模式。移动短视频犹如一个个生命体,其外在形式中都生存着向外普遍联系的生命空间。因此,作为地理学的基本构成要素,空间话语和秩序的建立总是一个变动的过程,我们需要动态、多元的视角进行空间的解读①,而移动短视频恰好符合了该空间流动的要求,深入城市空间的多个层次,完成对城市形象的综合建构。图2.2多层次城市空间的表现移动短视频在塑造与传播城市形象过程中产生“拟态环境”,即为:想象的地理。在新媒介时代,尤其是网络所营造的虚拟时空,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感觉,即媒介影响了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因为它们制造了一种虚拟的地理,正在改变对地方的认识。②利用短视频所塑造的城市形象是当下城市形象空间生产转向的代表,这种转向也成为城市形象重构的基本要素。③移动短视频统治下的意象流,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解读,也在逐渐重塑着现实中的城市空间。这些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将城市重塑为一个更为生动的、“地球村”式的新地理样本。④移动短视频利用城市特色资源,形成城市形①方玲玲.媒介之城——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D].浙江大学,2017:85②邵培仁,杨丽萍.论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及其传播的异托邦与伊托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3③王凌峰.短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重构——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J].青年记者,2019(26):90④邵培仁,杨丽萍.论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及其传播的异托邦与伊托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媒介变革及其反思[J]. 王翔. 理论导刊. 2019(04)
[2]“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端原生广告及其未来发展——以“抖音”短视频APP广告为例[J]. 刘念. 视听. 2019(03)
[3]从抖音看短视频对旅游营销传播的影响[J]. 蒋成凤,蔡畅. 新闻前哨. 2019(01)
[4]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J]. 隋岩.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5]西安城市形象的多维表达与立体传播策略[J]. 王晓芸.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6]抖音短视频对西安城市空间媒介建构的特点及反思[J]. 李莹,许加彪. 视听. 2018(09)
[7]基于受众认知的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J]. 李静. 新闻知识. 2018(08)
[8]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场景演变及其舆论博弈[J]. 王长潇,刘盼盼. 当代传播. 2018(04)
[9]短视频:移动视觉场景下的新媒介形态——技术、社交、内容与反思[J]. 朱杰,崔永鹏. 新闻界. 2018(07)
[10]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 李明文,杨哲贤. 今传媒. 2018(07)
硕士论文
[1]UGC模式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研究[D]. 戚旭然.暨南大学 2016
[2]南宁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冯兰荣.广西大学 2012
[3]论微视频的个体表达及其文化意义[D]. 张佰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1577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移动短视频平台矩阵概览综上,移动短视频的概念为:通过移动端智能手机安装的手机应用端口发布
硕士学位论文11图2.1承接城市形象传播的媒介演变2.1.2从精良广告到普世创作的城市形象短视频从1999年山东威海在央视发布第一个城市形象广告,到2019年移动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建构起到建设性作用,已经过去了20年的时间。城市形象得以大规模注入,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商品经济水平与城市化进程。表2.1城市形象类短视频的发展阶段分析时间动因成果1999-2003改革开放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影响短视频诞生2000-2007“中国城市魅力展示”等大活动评选城市形象短视频百花齐放,形成区域成熟2013-2018奥运会成功举办城市形象短视频呈现出国际影响力2018-现今移动短视频平台发展城市形象短视频传播形态巨变由上表可见,短视频是国家、城市经济、媒介技术和受众接受手段不断发展的产物。短视频在不同阶段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只有整个城市形象广告行业从表面的、直接的刺激经济或者旅游这样的方式转向挖掘城市内涵,追求城市整体的综合的形象,这个时候,城市形象广告的才能变得更加深刻有内涵。①发展初期的“短视频”因高额的广告费用而恨不得缩减秒数,内容多为城市的名川大山、高楼大厦、风土人情的掠影等。也有以记录性见长,时长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广告,如张艺谋导演的城市广告纪录片中具有典型性的时长5分钟的《成都,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此短视频纪录片以故事带入在网络上获得了超高点击量,成都借此不仅在电视,也率先在传统网络平台上“火”了一把。而当前的城市形象传播,则真正地是以移动短视频为器官媒介而普遍出现的。城市形象类短视频在这里去除了桎梏和门槛,真正实现了大众化、多元化、普遍化,城市形象得以在创造、传播中形成。①匡小娟.中国城市形象广告发展演进研究——基于国内36个城市的?
局剧变,新型的时空法则正在形成。空间不单单是一个实体,更表现为动态且多维层次。空间也并非是静止的,它在各种媒介的影响下流动起来并充满活力。而空间的流动效率高低,最重要的是掌控其空间形象的媒介信息流动模式。移动短视频犹如一个个生命体,其外在形式中都生存着向外普遍联系的生命空间。因此,作为地理学的基本构成要素,空间话语和秩序的建立总是一个变动的过程,我们需要动态、多元的视角进行空间的解读①,而移动短视频恰好符合了该空间流动的要求,深入城市空间的多个层次,完成对城市形象的综合建构。图2.2多层次城市空间的表现移动短视频在塑造与传播城市形象过程中产生“拟态环境”,即为:想象的地理。在新媒介时代,尤其是网络所营造的虚拟时空,使人们产生一种强烈感觉,即媒介影响了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因为它们制造了一种虚拟的地理,正在改变对地方的认识。②利用短视频所塑造的城市形象是当下城市形象空间生产转向的代表,这种转向也成为城市形象重构的基本要素。③移动短视频统治下的意象流,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解读,也在逐渐重塑着现实中的城市空间。这些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结合,将城市重塑为一个更为生动的、“地球村”式的新地理样本。④移动短视频利用城市特色资源,形成城市形①方玲玲.媒介之城——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D].浙江大学,2017:85②邵培仁,杨丽萍.论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及其传播的异托邦与伊托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3③王凌峰.短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重构——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J].青年记者,2019(26):90④邵培仁,杨丽萍.论大众媒介的全球性及其传播的异托邦与伊托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媒介变革及其反思[J]. 王翔. 理论导刊. 2019(04)
[2]“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端原生广告及其未来发展——以“抖音”短视频APP广告为例[J]. 刘念. 视听. 2019(03)
[3]从抖音看短视频对旅游营销传播的影响[J]. 蒋成凤,蔡畅. 新闻前哨. 2019(01)
[4]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J]. 隋岩.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5]西安城市形象的多维表达与立体传播策略[J]. 王晓芸.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6]抖音短视频对西安城市空间媒介建构的特点及反思[J]. 李莹,许加彪. 视听. 2018(09)
[7]基于受众认知的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J]. 李静. 新闻知识. 2018(08)
[8]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场景演变及其舆论博弈[J]. 王长潇,刘盼盼. 当代传播. 2018(04)
[9]短视频:移动视觉场景下的新媒介形态——技术、社交、内容与反思[J]. 朱杰,崔永鹏. 新闻界. 2018(07)
[10]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 李明文,杨哲贤. 今传媒. 2018(07)
硕士论文
[1]UGC模式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研究[D]. 戚旭然.暨南大学 2016
[2]南宁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冯兰荣.广西大学 2012
[3]论微视频的个体表达及其文化意义[D]. 张佰娟.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15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1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