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社会资本:农村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有效路径
发布时间:2021-10-08 17:58
垃圾分类是我国农村垃圾治理的必然趋势,但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遇到了诸多梗阻。浙江省金华市在农村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原因在于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有效的重构。案例分析发现,金华市通过重构社会信任,修缮社会网络与复建社会规范的方式,提升了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从而降低了政策执行成本。金华模式在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方面的成功实践离不开对社会资本的重构,这对其他地区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可从加强多元主体的政策沟通,搭建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与建立系统完善的制度规范三个方面来提升农村垃圾分类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文章来源】:长白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浙江省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制度设计
我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13.75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50.32%,按每人每天至少产生0.5公斤垃圾计算,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达到了3.5亿公斤以上。[1]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垃圾的组分也不再“单纯”,特别是农药的包装袋/瓶、日用化工产品等垃圾处理处置水平较落后,或者得不到处理,对周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中国城市和农村在垃圾处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城市和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农村仅为47%,而且在近年中无害化处理率没有明显提升,如图1所示。由于垃圾来源包括了农村本来生产的垃圾与城市转移而来的大量垃圾,农村垃圾治理任务显得十分艰巨。对此,垃圾分类的治理方案被提了出来。2014年,住建部联合10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并指出要推行垃圾源头减量,对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应分类后就地减量,同时尽可能回收可再生资源,以促进农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2015年以来,农村垃圾治理连续五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而且还被列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头等任务。2017年6月,住建部开展第一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要求尽快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垃圾分类方法,并进行试点。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制度。因此,农村垃圾分类逐渐提上了政策日程。
本文编号:3424668
【文章来源】:长白学刊. 202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浙江省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制度设计
我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13.75亿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50.32%,按每人每天至少产生0.5公斤垃圾计算,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达到了3.5亿公斤以上。[1]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垃圾的组分也不再“单纯”,特别是农药的包装袋/瓶、日用化工产品等垃圾处理处置水平较落后,或者得不到处理,对周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中国城市和农村在垃圾处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城市和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农村仅为47%,而且在近年中无害化处理率没有明显提升,如图1所示。由于垃圾来源包括了农村本来生产的垃圾与城市转移而来的大量垃圾,农村垃圾治理任务显得十分艰巨。对此,垃圾分类的治理方案被提了出来。2014年,住建部联合10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并指出要推行垃圾源头减量,对适合在农村消纳的垃圾应分类后就地减量,同时尽可能回收可再生资源,以促进农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2015年以来,农村垃圾治理连续五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而且还被列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头等任务。2017年6月,住建部开展第一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要求尽快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垃圾分类方法,并进行试点。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制度。因此,农村垃圾分类逐渐提上了政策日程。
本文编号:3424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2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