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07:51
公共政策源于各种社会问题,政策执行是使用合法有效的政策工具,通过某些实施方法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如果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障碍,或者与政策目标产生差距的话,就意味着政策执行在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若不进行修正和完善的话,就会产生政策的失败或失效,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问题的继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教育领域的公共政策自实施以来已有十多年,该项政策为解决贫困学子参加高等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了物质帮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的十多年,也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展的十多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工具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作为一项服务国家战略、造福社会民生的公共政策,在当下执行过程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问题的发现与完善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展的保障,学生助学贷款政策在不断变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研究应不断跟进,探索出适合我国的教育资助模式与政策执行方式。云南省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七,贷款人数与金额较大,通过具体数据与实际执行过程中问题的分析,使用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对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客体和贷后管理问题三个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从政策目标与...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政策执行的研究综述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研究综述
(二) 理论与方法
1. 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相关概述
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概念界定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政策间的关系
(1)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2) 奖助学金政策
(3)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
(二)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形成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内容
(1) 政策的实施对象
(2) 贷款条件
(3) 贷款额度和期限
(4) 贷款偿还政策
(三)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形成背景和原因
1. 政策推动
2. 现实需求
3. 政策价值取向
(四)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内容
1. 机制建设
2. 系统建设
3. 业务模式
二、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现状
(一) 政策执行原则
(二) 政策执行工具
1. 技术性工具
2. 经济性工具
3. 行政性工具
(三) 政策执行主体专业化
(四) 政策执行规模
三、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执行主体
(二) 政策执行客体
(三) 贷后管理问题
四、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问题原因分析
(一) 政策目标与标准
(二) 政策资源
1. 权威资源不足
2. 人财资源不足
3. 信息资源不足
(三) 政策执行方式
1. 宣传教育机制不健全
2. 三段信用联结模式可操作性差
3. 考核评价机制约束力差
(四) 政策执行机构的特征
(五) 系统环境
1. 信用文化环境
2. 乡村社会环境
(六) 政策执行者的价值取向
五、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改进建议
(一) 完善政策执行资源
1. 多渠道补充权威性资源
2. 培养和规范人财资源
3. 增加和拓宽信息资源
(二) 强化政策执行手段
1. 探索有效的宣传机制
2. 提升业务模式的可操作性
3. 发挥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
(三) 整合政策组织体系
(四)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1.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2. 加强高校教育力度
(五) 提升政策执行主体
1. 强化执行者业务培训
2. 提升执行者内在驱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7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简介[J]. 教育财会研究. 2017(05)
[2]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有效执行路径研究——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视角[J]. 杨成伟,唐炎,张赫,张鸿. 体育科学. 2014(08)
[3]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动力机制及其模型构建——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 丁煌,汪霞.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3)
[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地区分配问题研究[J]. 高晚欣,王聪. 桂海论丛. 2013(05)
[5]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李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6]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办理过程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案——以红河州泸西县为例[J]. 胡艳波,许四荣,何汝娟.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01)
[7]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基于政策体系与实践模式层面[J]. 陈佳,薛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01)
[8]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分析[J]. 余荣丽. 中国冶金教育. 2011(03)
[9]生源地助学贷款SWOT分析[J]. 臧兴兵,沈红. 高校教育管理. 2011(04)
[10]我国公共政策自组织执行的价值维度及策略——以被组织与自组织理论为视角[J]. 汪霞.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 臧兴兵.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博弈论的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付罗宏.云南大学 2014
[2]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分析[D]. 黄震艺.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文本分析[D]. 安萍.东北大学 2011
[4]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 孙巧奎.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30488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政策执行的研究综述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研究综述
(二) 理论与方法
1. 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相关概述
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概念界定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政策间的关系
(1)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2) 奖助学金政策
(3)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
(二)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1.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形成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内容
(1) 政策的实施对象
(2) 贷款条件
(3) 贷款额度和期限
(4) 贷款偿还政策
(三)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形成背景和原因
1. 政策推动
2. 现实需求
3. 政策价值取向
(四) 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内容
1. 机制建设
2. 系统建设
3. 业务模式
二、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现状
(一) 政策执行原则
(二) 政策执行工具
1. 技术性工具
2. 经济性工具
3. 行政性工具
(三) 政策执行主体专业化
(四) 政策执行规模
三、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执行主体
(二) 政策执行客体
(三) 贷后管理问题
四、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问题原因分析
(一) 政策目标与标准
(二) 政策资源
1. 权威资源不足
2. 人财资源不足
3. 信息资源不足
(三) 政策执行方式
1. 宣传教育机制不健全
2. 三段信用联结模式可操作性差
3. 考核评价机制约束力差
(四) 政策执行机构的特征
(五) 系统环境
1. 信用文化环境
2. 乡村社会环境
(六) 政策执行者的价值取向
五、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改进建议
(一) 完善政策执行资源
1. 多渠道补充权威性资源
2. 培养和规范人财资源
3. 增加和拓宽信息资源
(二) 强化政策执行手段
1. 探索有效的宣传机制
2. 提升业务模式的可操作性
3. 发挥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
(三) 整合政策组织体系
(四) 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1.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2. 加强高校教育力度
(五) 提升政策执行主体
1. 强化执行者业务培训
2. 提升执行者内在驱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7年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简介[J]. 教育财会研究. 2017(05)
[2]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有效执行路径研究——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的视角[J]. 杨成伟,唐炎,张赫,张鸿. 体育科学. 2014(08)
[3]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动力机制及其模型构建——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 丁煌,汪霞.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3)
[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地区分配问题研究[J]. 高晚欣,王聪. 桂海论丛. 2013(05)
[5]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 李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6]云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办理过程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案——以红河州泸西县为例[J]. 胡艳波,许四荣,何汝娟.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01)
[7]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基于政策体系与实践模式层面[J]. 陈佳,薛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01)
[8]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分析[J]. 余荣丽. 中国冶金教育. 2011(03)
[9]生源地助学贷款SWOT分析[J]. 臧兴兵,沈红. 高校教育管理. 2011(04)
[10]我国公共政策自组织执行的价值维度及策略——以被组织与自组织理论为视角[J]. 汪霞.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 臧兴兵.华中科技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基于博弈论的助学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付罗宏.云南大学 2014
[2]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分析[D]. 黄震艺.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文本分析[D]. 安萍.东北大学 2011
[4]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 孙巧奎.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30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3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