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区灾害文化研究——基于民国以来河南灾民的群体记忆
发布时间:2025-07-07 05:54
河南是中国56个民族成分齐全的散杂居民族大省,也是民国以来天灾人祸高发地区。长期的严重灾荒使河南人民遭受了其他地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磨难,形成一种特殊的群体记忆,体现出不同层面的文化现象:从"流民潮"到"民工潮";从饥不择食到健康饮食追求;从消极心理、安全感缺失到积极心理的转变;从人人自保到团结互助;从区域恐慌到更大范围蔓延;从祈求神灵保佑到渴望政府救灾等六个方面。文章通过基于民国时期河南灾民群体记忆形成的文化现象研究,充分汲取历史上灾害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对于我们不断延续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有所裨益的。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灾民意识”再认识
二、民国以来河南灾民群体记忆形成的文化现象
(一)从“流民潮”到“民工潮”
(二)从饥不择食到健康饮食追求
(三)从消极心理、安全感缺失到积极心理的转变
(四)从人人自保到团结互助
(五)从区域恐慌到更大范围蔓延
(六)从祈求神灵保佑到渴望政府救灾
三、河南灾民群体记忆的主要特点
(一)差异性
(二)传承性
(三)转化性
(四)可控性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5660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灾民意识”再认识
二、民国以来河南灾民群体记忆形成的文化现象
(一)从“流民潮”到“民工潮”
(二)从饥不择食到健康饮食追求
(三)从消极心理、安全感缺失到积极心理的转变
(四)从人人自保到团结互助
(五)从区域恐慌到更大范围蔓延
(六)从祈求神灵保佑到渴望政府救灾
三、河南灾民群体记忆的主要特点
(一)差异性
(二)传承性
(三)转化性
(四)可控性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5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056609.html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