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新视角与指标构建
发布时间:2025-07-09 04:46
构建契合中国场景的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既需要突破理论认知分歧与评价维度之争,更需要反思如何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目标与政策目标,寻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新视角。基于"实现程度"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体系,按照"政策制定—政策产出—政策感知"的分析逻辑,构建了政策环境公平、供给水平发展与人民群众满意的三重评价维度及其指标体系,其核心是监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达成度,基础是测度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关键是了解公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目的是对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进行监测管理,以便推进我国民生保障制度体系的调适与优化。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717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维度
按照“政策制定—政策产出—政策感知”的分析逻辑,比较均等化的价值目标与政策目标的内在关联,我们发现均等化的目标分别指向制度体系、供给水平与公众感知三大层面,即在基础性的制度保障、过程性的供给水平提升和政策绩效感知上形成了有序整合,从而形成了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维度划分的内容依据。同....
本文编号:4057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05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