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研究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期,在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诸如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问题越发突出,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就是社会矛盾和分歧累积到一定阶段的爆发式表现形态。群体性突发事件聚集时间短、影响范围广、破坏性较强,如果认识和处理不当,将对社会稳定、和谐造成严重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并与移动互联网完美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公众在信息传播中的被动地位,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观点表达、情感交流的广阔平台,使公众个体也具备了议程设置能力,并大大缩短了社会舆论形成时间,而通过“互联网”聚集起来的民间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和媒体舆论形成对峙,削减了以往主流权威对舆论引导的垄断。可以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舆论超强磁场”。[1]特别是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和媒体舆论引导的相对滞后,伴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化、碎片化等特点,谣言、流言等“噪音”乘虚而入,混淆公众视听,导致依托互联网产生的民间舆论过于情绪化、非理性化,进而使事态发展不可控性增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中,我国学者已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和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将结合“海南美兰事件”、“茂名PX事件”、“昆明PX事件”等相关案例,从政府、媒体、社会公众等三个舆论主体和舆论生成演变周期——即“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恢复期”等“横”和“纵”两个方向出发,深入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发展的新趋势,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的特点及现阶段我国正向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危机传播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媒体、意见领袖在舆论生成演变的不同阶段如何应对和引导群体性突发事件舆论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党、政府和媒体等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提高应急引导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 舆论引导 裂变式病毒传播 生成演变阶段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D6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9
- 1.2.1 研究意义9
- 1.2.2 研究目的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1-13
- 2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研究概述13-18
- 2.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征13-14
- 2.2 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概念和特征14-18
- 3 新媒体环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舆论的生成与演变18-31
- 3.1 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的阶段性18-23
- 3.2 舆论生成演变的信息传播模式23-26
- 3.3 舆论主体的“三足鼎立”26-31
- 4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的问题31-38
- 4.1 新媒体环境下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政府公信力受损31-33
- 4.1.1 互动机制缺乏,舆情监控和预警亟需加强31-32
- 4.1.2 信源意识不足,以“堵”为先错失发布信息的最佳时机32
- 4.1.3 舆论引导机制不够完善,引发舆情“次生灾害”32-33
- 4.2 媒体公信力下降,引导效果不佳33-35
- 4.2.1 舆论主体地位缺失,,信息来源单一34
- 4.2.2 报道服务于宣传,观点有失偏颇34-35
- 4.2.3 报道同质化严重,影响传播效果35
- 4.3 民间舆论场成为“噪音”源头35-38
- 4.3.1 新媒体意见领袖的形成36
- 4.3.2 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36-37
- 4.3.3 群聚引爆现象中意见领袖的效应分析37-38
- 5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38-48
- 5.1 政府:利用信源优势积极应对,把控“信息流”38-42
- 5.2 媒体:发挥舆论主体作用,引导“影响流”42-45
- 5.3 社会公众:意见领袖正向引导,消解“噪音流”45-48
- 6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强;“地方领导如何正确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笔谈 要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2 张耀龙;地方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3 刘军;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要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J];理论学刊;2001年03期
4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课题组,陈文光,魏宏,韩凯明,曹世维,向辉礼,何健,杜坤飞,李新;正确分析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02期
5 王健,刘东民;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6 陈丽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根源、特征及防范[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7期
7 黄培义,蔡军田;浅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王郅强;转型期我国城市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9 武勤;论防范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J];理论学刊;2004年08期
10 张馨艺;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太福;;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因及处置措施[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麟峰;;行政行为视角下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分析[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3 王培根;;试论国有企业职工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预防及处置[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4 李靖;戢广南;;引发社会骚乱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国普;;话语权保障: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层政府治理新思维探析[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张云;;群体性突发事件县级政府应对模式与问题初探[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王再文;王玉萍;;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提高基层政权执政能力[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朱磊;张利先;;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理探究[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德海;王维国;;如何控制群体性突发事件? 一个可变结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珊;;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亟须建立预警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资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韦文周;浅谈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N];法治快报;2008年
3 记者 程霞 扶建邦;我市开展处置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演练[N];北海日报;2009年
4 桂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彭新云;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N];郴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鞠贵芹;切实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N];台州日报;2010年
6 王忠国 市委党校副教授;政府服务与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N];铁岭日报;2010年
7 霍良臣 中国石化山西吕梁石油分公司政工办主任;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探索[N];科学导报;2011年
8 卫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李安文;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注意的问题[N];新乡日报;2006年
9 河北大学2006级MPA研究生 牛雪;浅析工业型城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N];消费日报;2009年
10 长子县委书记 张圣;浅谈如何有效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N];长治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自军;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周磊;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体行为演化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飞;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治中非政府组织参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王明珠;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马海明;新时期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丁龙;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陈筱斐;我国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王培祥;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树强;齐纸公司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邓灿;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法律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10 高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5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