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债务条件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经验数据
本文关键词:最优债务条件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经验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债务规模 债务结构 公共性债务 最优债务条件 经济增长
【摘要】:债务曾在中国过去长期高速经济增长中被奉为"神明",又在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而被斥为"魔鬼",事实上,债务本身并无"善恶"之分,也不存在各地区普适的最优债务安排,合理的债务规模和结构应该适于经济体所处发展阶段。为探究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最优债务条件,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债务总规模与公共性债务"双重增长"存在"最优解",在此"最优解"之前无论是债务规模的增长或是公共性债务的增长均会带来经济增长,而在达到这一上限后,要实现经济增长,唯有在降低债务规模或是债务结构调整之间做出权衡。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最优解"以区域金融结构、财政收支、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城镇化率等为条件,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类号】:F812.5;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政策开启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使得中国经历三十多年年均9%左右的高速经济增长期,樊纲等(2011)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在此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金融领域根本性改革便是改变了原有金融的财政作用,建立了市场条件下的借贷关系,Allen et al.(2005)、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强;江飞涛;傅坦;;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2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6期
3 乔坤元;;我国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的再考察——来自省、市两级政府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4期
4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5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6 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7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8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10 杨攻研;刘洪钟;;不同类型债务对经济增长及波动的影响[J];经济学家;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3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姜志霄;;地方监管失灵与劳动标准竞次——以中国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为例的分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3期
6 袁连生;;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周沛霖;;浅论三元主体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建构中的政府职能[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8 程永林;;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强制性制度变迁[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9 荣幸;陈月;杨汇潮;;我国经济周期对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10 曾祥炎;危兆宾;郭红卫;;中国地方组织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改革[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珍增;国际资本流入构成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潘旭;关于税源控管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汪涵;金融投资数据仓库中数据融合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文秀;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孙佳佳;控制权的政治收益及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刘艳萍;商业银行、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宇驰;作为制度要素的地方政府与产业绩效关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新乔;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2 王国刚;;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三论资金流动性过剩[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3 蒋伏心;林江;;晋升锦标赛、财政周期性与经济波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4 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年12期
5 董黎明;90年代中国城市超前发展战略透视[J];城市;1999年03期
6 耿海青;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7 白永秀,严汉平;走出国有企业退出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误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1期
9 江飞涛;陈伟刚;黄健柏;焦国华;;投资规制政策的缺陷与不良效应——基于中国钢铁工业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10 江飞涛;曹建海;;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克莎;[N];光明日报;2001年
2 李强;[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有福;环境保护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江飞涛;中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芳芳;国有内债务规模:是高是低?[J];四川财政;1996年09期
2 ;我国债务规模不大但增长太快[J];内蒙古宣传;2000年02期
3 吴许璐;王亚芬;;我国债务规模可持续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01期
4 陆万山;衡量企业债务规模的指标分析[J];财会月刊;1997年08期
5 曾芳芳;试论国内债务规模[J];探索;1996年04期
6 ;我国债务规模不大但增长太快[J];党政干部文摘;2000年02期
7 龚静;杨林;;我国财政债务规模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邢磊;;中国经济——通缩还是通胀?[J];中外企业家;2013年07期
9 张英杰;赵继志;辛洪波;;我国地方政府适度债务规模与偏离度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4年08期
10 程选;;赤字债务规模能多大?[J];中国经济信息;199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胜利;李玉涛;徐丽;;公路合理债务规模的标准与理论问题[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严湘君;日本下任央行行长热门人选: 日本应该明确承诺降低债务规模[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徐科;地方债务规模或于10月公布[N];证券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叶慧珏;野村证券日本首席经济学家木内登英: 日本债务规模将有可能在2050年达到峰值[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郑佳欣 黄伟;人大介入监督 严控债务规模[N];南方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马峰 田益锋;汉滨:债务规模实行动态监控[N];安康日报;2011年
6 记者 陈兰君子;政府债务规模约20.7万亿元[N];金融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张泰欣;地方性债务规模有望露“真容”[N];中国证券报;2012年
8 张天伟 李远芳;如何看待发达国家公共债务规模及风险[N];中国财经报;2014年
9 记者 孙红娟;欧债危机解决标志是债务规模可控[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洁;*ST二重逾期债务规模超44亿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本文编号:1229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22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