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俗化体:当下散文的一种选择——以叶兆言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6 16:44

  本文关键词:俗化体:当下散文的一种选择——以叶兆言为例 出处:《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叶兆言 散文写作 俗化 新媒体散文 大众审美 汪曾祺 创作方法 小品文 周作人 刘亮程


【摘要】:正一、关于"俗化体"的非常背景笔者指称叶兆言的散文是"俗化体",是因时名之;因为它出现在一个网络时代,而这个时代又裹挟了一个来势凶猛的"俗化"散文的思潮,故而其"俗化体"散文的出现,则是有它的必然性。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内化生成机制的非常背景。第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大众审美文化思潮的兴起,使传统散文的创作出现了放下高雅而趋向通俗化的走势。大众审美文化思潮以大众传播媒介与为载体,成为跨世纪时期压倒一切的文化生产之主宰,广播、电
[Abstract]:Is a "secular," the very background of Ye Zhaoyan's prose is alleged "secular", is also the name; because it appears in a network era, this era has coerced a ferocious "vulgar" prose trend appeared, therefore the "secular" prose is. There is the necessity of it. There are at least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 First, the rise of th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after the mid - 90s of the last century made the creation of traditional prose the trend of putting down elegance and becoming popular. The popular aesthetic and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with the mass media and the carrier, became the master of the overriding 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cross century, broadcasting and electricity.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省作家协会;
【分类号】:I207.67
【正文快照】: 一、关于“俗化体”的非常背景笔者指称叶兆言的散文是“俗化体”,是因时名之;因为它出现在一个网络时代,而这个时代又裹挟了一个来势凶猛的“俗化”散文的思潮,故而其“俗化体”散文的出现,则是有它的必然性。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内化生成机制的非常背景。第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筝;静观世事人生的圣手叶兆言[J];美与时代;2003年11期

2 杜华;;论叶兆言小说的“平常”[J];电影评介;2007年15期

3 杨扬;;江南文学絮语——关于叶兆言的小说[J];扬子江评论;2007年04期

4 曾一果;;叶兆言的南京想象[J];上海文化;2009年02期

5 罗屿;;叶兆言:无意中走进雷区[J];小康;2010年06期

6 ;对话叶兆言:作品不被阅读时便是垃圾[J];小康;2010年06期

7 焦桐;向死而在:由死亡理解生存——叶兆言小说的文化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2期

8 言聪;;写作是充满误解的——访叶兆言[J];出版广角;1997年02期

9 ;叶兆言:诗的更年期[J];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04期

10 ;叶兆言:承认自己愚蠢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J];青春男女生(妙语);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淮西;;小议散文写作的多样性及风格[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小蕙;;创新是我们永远的使命——2011年散文创作述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3 方铭;;论明清散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贵忱;;辽海讲坛第五讲 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5 杨献平;宋晓杰;;散文应当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美——关于当下散文写作的十个问题[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陈洪金;;生活:零星的、偶然的、超越的——宋晓杰散文《草木人间》阅读记[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蒋明玳;;心灵的真实坦露——论瞿秋白的散文创作[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秀廷;;抒写文化乡愁——当下散文写作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梁向阳;;“大散文”:意象阔远的散文天地[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山鹰;;文字凝固的雕塑——《茶包》,一篇关于川藏茶马古道原生态散文[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写 舒晋瑜;叶兆言:我还能不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端木复;叶兆言:写作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N];解放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蒋蓝;叶兆言:总想写没写过的东西[N];成都日报;2011年

4 许民彤;叶兆言批新书腰封“有伤风化”[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年

5 石剑峰;叶兆言谈《一号命令》[N];东方早报;2013年

6 金石;叶兆言新作《很久以来》的两处破绽[N];文学报;2014年

7 舒晋瑜;叶兆言:我只是把经历的一段历史写出来[N];中华读书报;2014年

8 胡殷红;期待江苏文学 创作繁荣发展[N];文艺报;2007年

9 尹昌龙;叶兆言自恋到一发不可收拾[N];深圳商报;2003年

10 汪政;从遗忘处开始书写[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青;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鲁卫鹏;中国现代书信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陆丽明;《左传》与唐代散文[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李刚;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8 简加言;融合中外散文精华的艺术创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慧琴;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萌萌;先锋与写实:论叶兆言小说的创作[D];西南大学;2015年

2 康烨;论叶兆言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D];南京大学;2014年

3 杨立琼;论叶兆言新历史小说的死亡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4 牛亚南;文学世家背景下的叶兆言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雯;叶兆言小说艺术特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孟庆艳;叶兆言小说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凯;试析叶兆言小说中的死亡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灵灵;叶兆言小说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陈慧;论叶兆言的民国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翠爽;论叶兆言小说的情爱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38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38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