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的插图批评
发布时间:2020-03-22 14:01
【摘要】:论文以《琵琶记》的插图为切入点,以比较不同刊本中的图文关系为路径,以“图文关系”为逻辑起点,对《琵琶记》插图本图、文、评关系进行纵横交错、由点及面的探索,探寻《琵琶记》插图批评的特点及演进规律。立足于语图互文关系的插图批评,显然应该在个案研讨和学理思考中找到逻辑关联。插图在文本之外建立独立的价值体系,并与文本一争高低是插图批评实现的基础。首先,插图中的题赞部分与文本建立天然联系,同时与图像“互为画底”,游走于文本与图像之间,帮助图像实现批评功能;其次,插图当中的意象运用、意境营造、以及由此所传达出来的价值判断又是图像批评研究的重点所在。最后,本文将学理思考与案例的审美分析相结合,创造性地分析地域因素、诗论画论、文人画、民间话语等因素在不同插图本特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琵琶记》插图批评的历史演进规律和特征。《琵琶记》作为“文人传奇之祖”,在明清时期产生的影响、刊刻数量与质量都令其他戏曲插图本难以望其项背。通过对其不同形式的插图版本的考察,分析不同版本中插图与文字、评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插图对于文本、评点的批评方式和特点,以小见大,试图把握中国古代戏曲插图批评的基本特点和方式,揭示插图批评的重要意义和审美价值并以此形成对于戏曲批评的新认识。
【图文】:
现对文学文本的批评功能,,正是本文立论的基作为文学批评手段的合理性,并收集整理了大奠定学理框架和案例基础。1.1.第一节 插图王一川曾言:“读者沉浸于文学作品的忘情用……当读者不满足于仅仅产生阅读体验而是批评就产生了。”1因此,“插图批评何以成为可中人物、情节或主题的评判?“文学的审美活上:作品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批评的舆论诱它首先是通过大众传播,以舆论的形式,引起活动……同时随着批评的不断深入,深化读者品更加充分的理解。
林点板琵琶记》(万历元年)、徽州汪光华玩虎轩《元本出相点板琵琶记》(万历二十五年)、金陵继志斋《重校琵琶记》(万历二十六年)、金陵集义堂《重校琵琶记》、金陵世德堂《新刻重订出相附释标注琵琶记》、环翠堂《袁了凡先生释义琵琶记》、武林起凤馆《元本出相南琵琶记》(约万历三十八年)、武林容与堂《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万历三十八年)、吴兴凌o鄢跛讨炷子”尽杜眉恰贰⒔鹆晔筇谩抖︼耘眉恰贰M蚶笃谥撂炱簟⒊珈跄昙洌淌椴患巴蚶昙湫耸ⅲ渲忻髂┲炷子”尽秞C订琵琶记》以及《新刻魏仲雪先生批点琵琶记》、崇祯时期《新镌绣像西厢琵琶合刻》可作为其中代表。其中,刊刻于万历二十五年的徽州玩虎轩本对其后的插图本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刊于金陵继志斋的《重校琵琶记》插图与玩虎轩本一般无二。如图 1.2.1 两个版本的“南浦嘱别”一出插图为例,两幅图中无论是人物造型、动作服饰还是室内外环境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两侧版心的差异。另外在金陵集义堂刊本《重校琵琶记》当中有“金陵集义堂复刻玩虎轩万历二十五年原版”字样。而即使是在时隔十几年的环翠堂《袁了凡先生释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37;J218.5
本文编号:2595141
【图文】:
现对文学文本的批评功能,,正是本文立论的基作为文学批评手段的合理性,并收集整理了大奠定学理框架和案例基础。1.1.第一节 插图王一川曾言:“读者沉浸于文学作品的忘情用……当读者不满足于仅仅产生阅读体验而是批评就产生了。”1因此,“插图批评何以成为可中人物、情节或主题的评判?“文学的审美活上:作品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批评的舆论诱它首先是通过大众传播,以舆论的形式,引起活动……同时随着批评的不断深入,深化读者品更加充分的理解。
林点板琵琶记》(万历元年)、徽州汪光华玩虎轩《元本出相点板琵琶记》(万历二十五年)、金陵继志斋《重校琵琶记》(万历二十六年)、金陵集义堂《重校琵琶记》、金陵世德堂《新刻重订出相附释标注琵琶记》、环翠堂《袁了凡先生释义琵琶记》、武林起凤馆《元本出相南琵琶记》(约万历三十八年)、武林容与堂《李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万历三十八年)、吴兴凌o鄢跛讨炷子”尽杜眉恰贰⒔鹆晔筇谩抖︼耘眉恰贰M蚶笃谥撂炱簟⒊珈跄昙洌淌椴患巴蚶昙湫耸ⅲ渲忻髂┲炷子”尽秞C订琵琶记》以及《新刻魏仲雪先生批点琵琶记》、崇祯时期《新镌绣像西厢琵琶合刻》可作为其中代表。其中,刊刻于万历二十五年的徽州玩虎轩本对其后的插图本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刊于金陵继志斋的《重校琵琶记》插图与玩虎轩本一般无二。如图 1.2.1 两个版本的“南浦嘱别”一出插图为例,两幅图中无论是人物造型、动作服饰还是室内外环境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两侧版心的差异。另外在金陵集义堂刊本《重校琵琶记》当中有“金陵集义堂复刻玩虎轩万历二十五年原版”字样。而即使是在时隔十几年的环翠堂《袁了凡先生释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37;J2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昌集;张筱梅;;戏曲的图像传播: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J];文学遗产;2007年02期
2 蒋寅;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J];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盼;明刊小说插图本“图—文”互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2 曹竞华;明刊《琵琶记》评本流变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9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9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