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汪曾祺小说的风景话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09:38
【摘要】:汪曾祺作为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创作到80年代成名,可谓是一位早熟晚成的名家。他用平淡中见奇崛的文学内质贯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脉络,又用一根人道主义精神之线串起了文学发展的历史。汪曾祺对于自然风景的热爱,以及其深厚的文学底蕴,让他在创作过程中无不流露出对于风景描写的独具匠心。由于时代的变迁,在当代文学中,众多作家已经放弃了对自然风景的精雕细琢,但汪曾祺依旧没有改变对风景描写的用心,并通过笔下的风景话语表达出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本文以国外学者有关“风景”及“话语”的理论为基础,集中研究那些曾经出现在汪曾祺小说中的风景话语,试图从中发掘出更丰富的文学内容,并探索出在当代文学风景话语极度缺失的时代里,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书写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文章从五个部分对汪曾祺小说的风景话语进行研究。绪论部分对风景、话语、风景话语等概念做出界定,指出了风景话语的独特蕴含,以及汪曾祺小说在风景话语方面的独创性,并分析了有关风景和汪曾祺小说时至当下的研究情况,说明了全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该文研究的价值与创新之处。第一章集中探讨汪曾祺小说中风景话语大量出现的原因。从汪曾祺受到的古典文学影响,继承现代文学的创作观念,接受域外文学理念以及自己内在的风景书写情怀四部分展开,旨在汪曾祺小说中风景话语大量出现的原因。第二章分析风景话语在汪曾祺小说中的文本呈现。按照“写实风景”、“心灵风景”和“象征性风景”对汪曾祺小说的风景话语文本呈现进行分析,由表及里展现出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不同的呈现方式,旨在汪曾祺小说的风景话语运用之多且成体系,是用心描摹而得。第三章探讨汪曾祺小说中风景话语的内蕴指向。从象征隐喻、80年代文学场、社会文化心理三个层面展开,对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旨在言明风景话语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展现风景话语所承载的作者和人物的情感,印证汪曾祺小说的风景话语是具有特殊意义指向的存在。第四章分析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的艺术追求。结合汪曾祺对小说创作艺术的独到见解,从“气氛即人物”的创作原则、“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的艺术主张和“平淡中见奇崛”的语言魅力三个层面展开,旨在探究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书写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五章对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书写存的意义和缺陷进行反思。阐释汪曾祺小说风景话语书写给当代文学创作带来的有利影响,对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运用风景话语进行观照,以期实现借鉴,并对大量风景话语书写背后所隐藏的情节淡化和主题弱化的缺陷及不足进行阐释说明。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水生;;论扎西达娃小说的风景叙事类型及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12期

2 郭晓平;;丁玲女性小说风景书写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3 徐兆寿;;论风景之死[J];小说评论;2012年06期

4 丁帆;;新世纪中国文学应该如何表现“风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魏宏瑞;;消失的“风景”线——十七年(1949—1966)乡土小说中的风、花、雪、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张颖;;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土散文中的风景描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厉梅;;论抗战文学中风景的物恋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段崇轩;;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汪曾祺小说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3期

9 罗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J];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10 曾军;柳青;;叙事中的风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霍九仓;汪曾祺小说文艺民俗审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卢军;影响与重构——汪曾祺小说创作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筱;论汪曾祺小说的审美建构[D];华侨大学;2015年

2 王雪;“风景的发现”与莫言小说叙事的美学构成[D];青岛大学;2015年

3 戈丽琴;论迟子建小说中的风景叙事[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方勇;“微情妙旨,朴淡意多”[D];安徽大学;2012年

5 张倩红;“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风景描写及其艺术功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蒙蒙;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管海艳;大地上温情的歌[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大昕;穿越历史云烟的士息文脉——论汪曾祺小说的东方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席建彬;回归与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30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30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